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在这里,将温暖传递下去——蒋友林的成长故事

原标题:在这里,将温暖传递下去——蒋友林的成长故事

来源:南京邮电大学

“在我个人成长和求学的路上,受到了来自政府、企业和一些个人的资助与帮扶。感激之余,更多时候都坚定地想着要让自己从一名“受助者”变成“施助者”,尽己所能地去回报社会,把自己这些年收获的来自世间的温情传递下去。”这是蒋友林一直坚持做志愿服务的初心。

蒋友林,男,汉族,河南商丘人,中共党员。南京邮电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行政管理专业2015级学生,本科期间曾担任社会与人口学院学生第二党支部宣传委员、学院分团委秘书处副秘书长、2017级B171408班学生班主任、B151310班班长等职务。

在这里,将温暖传递下去——蒋友林的成长故事

蒋友林现为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2020级广播电视工程专业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辅导员。他曾获2018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国家励志奖学金,青海省三江源民族中学优秀支教教师,南京邮电大学优秀青年志愿者、优秀共青团员、优秀学生会干部、优秀学生班主任等荣誉。

在这里,将温暖传递下去——蒋友林的成长故事

高中我最光荣的一件事:成为中国共产党员

与大多数大学生不同,蒋友林在进入大学前就加入了党组织,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他的母校每年会开办业余党校培训班,各个班级会通过投票等方式推荐符合条件的优秀学生参加党校专题培训。通过学习培训,个人的理论水平、自身素质明显提高,在高三时学校会择优选拔少数优秀学生推荐入党。蒋友林有幸成为其中一员。

进入大学之初,作为年级唯一的一名正式党员,他协助支部书记进行支部党建工作,至今累计担任多位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联系人和党员发展对象的入党介绍人,主持召开党员发展对象征求群众意见座谈会70场。组织开展支部“铭记国殇·砥砺前行”等主题党日活动10余次,协助开展校“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雨花台主题团日活动。

组织开展党支部活动照片

组织开展党支部活动照片

“正因为我比同龄同学早入党,我更应该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时刻谨记自己担任的多重身份,努力服务身边同学。”蒋友林时刻珍惜着“党员”这一身份带给他的荣耀,也时刻承担着应有的责任。

一年三江行,一生三江情

“进入大学后,我了解到学校一些志愿性的社团会定期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便毫无犹豫地报名参加了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正式开启了我的志愿服务之路。”蒋友林侃侃而谈道。

大学四年间,他累计参与志愿活动80余次,志愿服务时长达420余小时。大学期间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经历让他坚定了要报名参加西部计划的决心。

2018年9月,大四的蒋友林报名参加了学校研究生支教团选拔并成功入选第21届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南京邮电大学成员。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他以一名初中地理老师的身份在青海省三江源民族中学进行了为期一年的支教。为祖国西部的教育事业发展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这了却了他的一桩心愿。

在这里,将温暖传递下去——蒋友林的成长故事

21届研支团合影

“2019年7月28日,从河南商丘到青海西宁,1600多公里,满怀期待与激情,我踏上了西部志愿服务旅途,正式开启了我在西部收获颇丰的一年。”这一年中,蒋友林遇到了无数的问题:语言交流问题,教学问题,生活问题等等,他多方取经,攻坚克难,突破了一个又一个障碍。

支教期间蒋友林辅导学生、实地走访、与学生合影照片

支教期间蒋友林辅导学生、实地走访、与学生合影照片

“在支教的第二学期,由于疫情的原因晚了一个月回学校,当我结束隔离后第一次出现在孩子们面前时,他们欢呼雀跃,将我拥进班级,并高喊着:地理老师回来了!”此情此景,令蒋友林热泪盈眶。孩子们的热情与善良让他在这一年的每分每秒都感到很幸福,也无数次更加坚定了他从事志愿服务活动的决心。

在这里,将温暖传递下去——蒋友林的成长故事

支教期间蒋友林所教班级合影

“支教一年,自教一生。”蒋友林这样说。“这一年,可以说是我与孩子们共同成长和进步的一年。传授给孩子们知识的同时,自己的知识系统也得到了完善。一年的时光也使我成长为一个落落大方,自信乐观的初中地理教师。但,在我看来,最为宝贵的是定格在照片里的一幕幕美好的瞬间,一张张青春洋溢的面孔,这些都是需要用一生去珍藏和回忆的小幸运。一年来对于好老师的不断追求,也将会是我今后一生中的价值追求。”

尝试中成长,忙碌中快乐

大学期间,志愿服务让蒋友林的四年一直坚守着初心。与此同时,在社团和作为学生班主任的经历,则让他的四年更添色彩。

在这里,将温暖传递下去——蒋友林的成长故事

蒋友林与社团学弟学妹的合照

蒋友林用“尝试中成长,忙碌中快乐”这10个字来形容自己担任学生干部的最大感受。回忆起那很多个被学生工作和志愿服务占据的日子,他说自己有时也曾被“醒着的时间一直在忙碌,躺在床上回忆却发现实际什么都没有变化。我不知道这样一天天忙碌的事情到底有没有意义。”这样的问题所困扰着,但经历了过后才会明白,原来每一次新的尝试自己都在悄无声息的成长,每一次忙碌过后取得些许成就时都会感到非常的快乐。只管努力就好,那些令人惊喜的改变和那些一路同行的伙伴都会来的。

在这里,将温暖传递下去——蒋友林的成长故事

社团成员合影

大三期间,学院“邮你怀恩”朗诵队参加“思念与前行----江苏高校纪念周恩来诞辰一百二十周年诵读大赛”。彼时,蒋友林主要负责前往梅园新村录制朗诵视频以及该活动的其他后勤保障工作。团队成功进入决赛,提前一天到达决赛地点熟悉场地,并于当晚在比赛场地进行彩排,时间飞逝,不知不觉已过零点。在返回住宿地的大巴车上,大家一起唱起了‘难忘今宵’这首歌。第二天决赛,团队取得了特等奖的好成绩。“作为一个后勤保障者,我目睹了全过程,它让我意识到当大家都朝着同一个目标前行时,一个团队的力量是无法估量的。”

在这里,将温暖传递下去——蒋友林的成长故事

诵读大赛合照

“不断成长、收获情谊、坚定目标”是三年的社团生活带给蒋友林最大的收获。他说:“社团里每一次经历都使我在悄无声息地成长,在这里我也收获了满满的情谊,找到了一些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同时也坚定了我想要从事与学生相关的工作的目标。”

班级发展的领头羊

本科四年间,蒋友林有三年的时间担任班长,和其他班委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班级有着很强的凝聚力,班级在学风建设、党团建设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班级学生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参与率达90%,获得学院“科技创新标兵班集体”,班级30人中升学读研18人,就业12人,升学率达60%,包括复旦大学、武汉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班级多次荣获校先进班级、校活力团支部等多项集体荣誉,班级同学亲切地称蒋友林为“老班长”。

在这里,将温暖传递下去——蒋友林的成长故事

班级毕业照

亦师亦友的引路人

“对于大一新生来说,如果有一位学长或学姐给予他们帮助与引领,他们会少走很多弯路。”经过了两年大学生活的历练,他积攒了丰富大学生活经验以及班级管理经验,加之对于学生工作的热爱,以及想要在学生班主任这个更加具有挑战性的职位上让自己快速成长,因此当时抱着试一试心态的他去报名竞选了学生班主任一职。

在这里,将温暖传递下去——蒋友林的成长故事

蒋友林与所带班级的毕业照

“学生班主任与学生应该是亦师亦友的,但在我看来彼此可以更像朋友一样相处。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为新生班级建设、学风建设、班委会建设等提供相关建议。”蒋友林认真分析道。而他所带的班级目前也是一个非常优秀的班级,英语四级通过率100%,高数一次性通过率100%等,并先后荣获了江苏省先进班级和江苏省活力团支部等十多项集体荣誉。

“进入南邮的引路人、知心大哥哥、认真的聆听者与开导者、万能的蒋学长、工作时认真玩耍时尽兴的小班、八班不可或缺的28号童鞋...”是蒋友林作为学生班主任所带班级的学弟学妹对他的评价。

成为学生班主任的一年时间里,蒋友林也收获颇多,“通过一次次具体的工作,我得到了较大的成长,收获了许多暖心的经历。在八班,我感受到了家一般的温暖,找到了一种强烈的归属感,通过和他们的相处,我还收获了友谊和亲情。与他们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也让我得到了极大的成就感与满足感。”

未来——用心做好每一件事

如今,蒋友林拥有了两个全新的身份——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新生辅导员、社会与人口学院社会学专业研究生。

“很多人和我说过接下来会面临着学业和工作的双重压力,但在我看来压力也是动力,压力有多强,动力就会有多大。”合理安排好时间,用心做好每一件事就可以了,蒋友林如是说。

25省份发布国庆假期旅游收入:15省份超百亿 中企承建巴基斯坦首条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竣工交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