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学长学姐的“知行合一”!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2020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圆满收官

原标题:学长学姐的“知行合一”!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2020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圆满收官

来源:青岛理工大学

为有思想、有立场、有温度地引导学生培养和提升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同时向社会展现出青年学生的政治素养和精神风貌,推进学校、学院“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进程,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组织开展2020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完善社区“三全育人”育人平台的同时,助力学生成长、成才,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日前,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2020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圆满收官。

2020年8至9月初,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共成功启动社会实践队伍20支,共有17名指导教师、539名学生参与其中。受疫情影响,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突破传统的线下模式,首次采用“互联网+三下乡”新模式,遵照“返家乡”“属地化”开展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包括文明乡村建设、美丽中国实践、互联网助农、精准扶贫等,实践调研的足迹遍布山东、江苏、吉林、黑龙江、云南、贵州、四川等地,在广袤的土地实践自己,检验自己,提升自己。

深入基层重温初心,青春构筑美丽乡村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建设“美丽乡村”的奋斗目标,要求进一步加强农村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综合整治工作,到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农村建设要“强富美”,其中强调“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可以说,“美丽乡村”早已成为我国农村建设的一项基本要求与目标,早已在社会公众心里成为农村建设的一种普遍理念。2020年社会实践,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凭借专业特色,依托专业基础,深入基层,在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等方面为当地发展奉献力量。

学长学姐的“知行合一”!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2020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圆满收官

学长学姐的“知行合一”!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2020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圆满收官

“苏鲁之星•返乡调研”实践团队由青岛理工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刘超老师担任指导老师、王明慧老师担任管理老师,带领六名建筑学专业的学生组成。本次实践以“返家乡”为主题,团队成员充分发挥专业优势调研微山湖周边地区的居民居住空间,本着“创新、协调、绿色、开发、共享”的设计原则,于8月15日至8月20日在探索微山湖周边地区的居住空间现状,创新和改进居民居住空间,为提高微山湖周边地区居住水平献计。

团队针对居住空间的现状提出了切实的改造方案。创造性地引入“老年房”的概念,运用材料创新、技术创新、平屋顶改坡屋顶等手法,致力于解决房屋的保温、隔音、隔热,留守家庭居住空间浪费等问题。六天的调研实践中,团队成员感受着乡村振兴政策的初心,更加坚定理想信念、坚守精神追求,担起当代青年的使命。

学长学姐的“知行合一”!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2020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圆满收官

学长学姐的“知行合一”!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2020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圆满收官

8月30日—9月5日,由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党总支副书记高江,学院学工办主任、分团委书记王鹏飞带队,建筑系专业教师耿雪川、城乡规划系教师祁丽艳、风景园林系教师李超、学院建筑物理实验室于红霞等老师指导,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专业研究生和本科生组成的“筑梦杨家山里”实践团队奔赴青岛市铁山街道杨家山里开展2020年暑期社会实践专项活动。

学长学姐的“知行合一”!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2020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圆满收官

学长学姐的“知行合一”!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2020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圆满收官

此次实践活动由青岛融源杨家山里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联合青岛理工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举办,拟结合杨家山里田园综合体项目规划建设工作需要,开展四个实践课题方向:杨家山里民宿建筑方案设计、杨家山里田园综合体启动区(上沟、墩上、黄泥巷三村)修建性详细规划方案设计、杨家山里环境艺术方案设计以及杨家山里文旅夜游项目设计。在实践团队深入上沟、墩上、黄泥巷三村内部,正式开始实地调研时,队员们得以了解村落的许多民俗文化以及村落周边的环境情况,了解了许多民居背后的历史典故,对村落风貌有了初步的认识,并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拍照、记录、不断了解,不停思考,为后期方案设计工作提供了有力帮助。

学长学姐的“知行合一”!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2020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圆满收官

学长学姐的“知行合一”!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2020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圆满收官

“云贵川乡村振兴调研团”由青岛理工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徐翀老师担任指导老师、王明慧老师担任管理老师,带侯尚哲等五名建筑学专业的学生组成。

学长学姐的“知行合一”!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2020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圆满收官

他们围绕乡村振兴战略,以“基于云贵川乡村振兴现状及展望的调查研究”为主题,积极投身到“三下乡”暑假社会实践活动中。前期,调研团队详细研究了人居空间、村落规划、自然环境等方面,后期从村庄道路规划、自然风光特色、历史风貌保护、村民住宅设计、基础设施建设等几大方面对村庄进行具体的调查研究,依托现有村规划,为村民进行乡村振兴改造的更新设计和规划提出了问题和建议,圆满完成了宣传工作和调研总结报告等各项任务。

学长学姐的“知行合一”!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2020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圆满收官

团队成员认识到,在乡村的发展中充分认识到事物总是不断更新变化的,在乡村振兴调研过程中了解到事物有两面性,乡村的发展也有不平衡之处和诸多矛盾。在远程的调研过程中,同学们认识到乡村振兴战略对乡村发展带来的巨大变化,思考了如何通过建筑学专业技能活化乡村、助力建设。

青春筑起希望之光,行动托起梦想之花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立国之本、民族兴旺的标记,一个国家有没有发展潜力看的是教育,富不富强看的也是教育。无论何时何地,教育都是不可忽视的。圣人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2020年是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2020年社会实践,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开展智力扶贫,用青年人的方式助力脱贫攻坚。

学长学姐的“知行合一”!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2020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圆满收官

学长学姐的“知行合一”!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2020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圆满收官

青岛理工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承章之泉,沐丘之苗”调研支教实践团在两位指导老师王鹏飞和王明慧的带领下在暑期启动了线上支教活动。团队通过对章丘红色革命精神以及乡村振兴示范村的研究与宣传,培养孩子们的故乡荣誉感,引导同学们重视自身文化建设,投身建设故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青年的才华需要展现,乡村振兴也需青春力量。“承章之泉,沐丘之苗”调研支教实践团开展的此次支教活动,将新的文化元素注入乡村,把青春力量带入乡村,助力智力扶贫。团队成员在实践中探索真知,追寻理想,胸怀一腔热血,愈行愈远,永不停歇,在脱贫攻坚战的决胜之年展现朝气蓬勃的“青春力量”。

学长学姐的“知行合一”!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2020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圆满收官

紧跟时代助力防疫,立足专业对接需求

将专业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一项重要举措。2020年的疫情为城市现有的空间治理模式带来了巨大的考验。2020年社会实践,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开启了多项关于在防疫背景下城市空间治理模式的调查实践。

学长学姐的“知行合一”!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2020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圆满收官

由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刘超、王明慧老师带队的五人“防疫空间调查小队”在吉林省松原市、吉林省延边州珲春市、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五常市、山东省烟台市莱州市、山东省济宁市等地开展防疫空间社会实践。团队成员通过实地调研、问卷调查等获得的数据进行深入分析,总结目前存在的问题,依托专业所长,为推进城市治理,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构建,提供基于专业的空间防治建议。此次新冠肺炎的肆虐凸显了提升城市防疫体系韧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来自五座城市的建院学子,将调研的步伐和实践的脚步镌刻在家乡的土地上。在此过程中收获了知识,更了解到家乡在疫情过程中为人民做的努力,领略到“返家乡”的真谛。团队成员将进一步完善中小型城市空间治理体系的调研成果,在助推疫情防控进程中贡献青春力量。

学长学姐的“知行合一”!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2020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圆满收官

学长学姐的“知行合一”!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2020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圆满收官

“助力战疫,心系城乡”暑期调研团队的七名队员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通过问卷、走访、咨询等形式对各自所在社区的防控工作进行调查。结合小组成员分布的优势,通过线上交流,获得多地的疫情状况,复工情况,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等。对不同地市、城乡进行横向对比研究,结合自身专业知识,对疫情期间不同地区防控工作与公共空间进行研究和优化。旨在优良完善疫情防控策略,促进城乡之间防控工作的相互借鉴与交流,进一步提高城市社区与乡村的疫情防控能力,找寻疫情环境中城乡人居环境短板与韧性社区建设的思考。

学长学姐的“知行合一”!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2020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圆满收官

学长学姐的“知行合一”!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2020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圆满收官

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本次开展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疫情防控的状态下开展,突破了传统的线下实践模式,新环境、新背景和新模式无一不在考验着带队组织的指导老师和参与实践的同学们。

在这样一个处于特殊时期的社会实践平台上,同学们不仅在将专业知识融入实践的过程中增加了对专业和实践的认知,在社会大课堂中完成自我检验、自我成长的过程,在投身实践中增长才干、在奉献青春中磨砺品质,更能意识到当代大学生应自觉担负起时代的责任,为实现中国梦凝聚磅礴力量,在实践中增强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今后,学院将从这次在特殊时期下以特殊方式开展的继续创新社会实践形式,完善社会实践平台,为同学们提供更广阔的实践天地。

相关阅读:
“北方水城”引爆迁安旅游 研究生招生 扬州大学2021年接收推荐免试研究生,你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