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好日子是实干得来的!”
来源:兰州大学
“村民自家精心培养的早酥梨和苹果已经开始套袋啦。”
“果蔬种植农民互助小组家的西红柿、黄瓜、辣椒长势喜人!”
“农户家今年自养的九斤黄大公鸡已经六斤多了。”
……
正值果蔬丰收的季节,为了帮助村民们联系销路,化解果蔬销售难题,王宏伟在自己建立的“消费扶贫公益群”微信群里忙得热火朝天。
王宏伟是兰州大学第二医院驻静宁县三合乡段渠村的帮扶干部,也曾是一位有着12年军龄,参加过汶川、玉树抗震救灾和舟曲特大泥石流抢险救灾的军人。刚接到驻村任务的通知时,他的妻子远在美国学习深造,他的儿子仅八岁,也因此只能寄宿学校。但在组织找他谈话时,王宏伟的回答中满是军人般的坚定:“请组织放心,首战用我,用我必胜!”
“我做好了吃苦的准备”
静宁县三合乡位于县域西北,南临界石铺镇,西接会宁县,境内气候高寒干旱。其中有一个四山环抱的小山村,小得经常被人遗忘,它叫段渠村,是兰州大学第二医院2017年开始帮扶的深度贫困村,也是这次王宏伟驻村扶贫的目的地。
“五月新绿绘山河,百万雄师一条辙。正道何惧沧桑路,宏图伟略将巍峨。”这是2019年5月22日王宏伟在前往段渠村驻村的路上作的一首诗,就在这一天他成为了中国两百多万扶贫干部中的一员。
王宏伟出生于河北省秦皇岛的一个农村,小时候的生活经历让他对农村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更加了解乡亲们需要什么,关心什么。但谈及驻地的生活条件,王宏伟直言“比我小时候家里的条件还要落后。”段渠村距离县城29.8公里,交通闭塞,村民出行基本依靠人力,村里用水十分不便,全靠井水和水窖里的存水,“有时候从井里打出来的水里会落上好几只蜘蛛。”村民平时沟通都是以当地方言为主,陌生的环境、不懂的语言、滞后的基础设施给王宏伟帮扶工作的开展带来不少困难。
“刚驻村那会儿,真是听不懂这里的方言。为了能够跟当地老百姓交流,我第一件事就是学习当地方言,每天入户的时候都会请当地的村干部帮忙当翻译。”王宏伟说,“我知道驻村条件艰苦,我也做好了吃苦的准备。”到达段渠后,王宏伟简单安顿好自己的行囊后便投入到了帮扶工作当中,进村入户开展走访、调研,他迅速熟悉情况,认真规划未来两年的驻村生活,思考着工作的突破口。
2019年7月26日,王宏伟组织了驻村后的第一次活动“段渠村在读大学生暑期交流座谈会”,恰逢这个阶段他在南开大学攻读医院管理硕士学位,受到了南开大学“爱国三问”的启发,会上他向本村的大学生提出了“段渠三问”——你是段渠人吗?你爱段渠吗?你想段渠好吗?以此激励学生们自省自励,希望他们学有所用,学成归来为建设美好的段渠村贡献自己的力量。自此,王宏伟也拉开了要做新段渠人、爱段渠、建设段渠的工作帷幕。
“扶贫必须要扶志,更要扶智”
扶贫先扶志,治穷先治心。在帮扶工作的开展中,王宏伟深深感受到村民们思维的局限性。段渠村自然条件恶劣,土地贫瘠,常常是“种一坡、收一车、打一斗、煮一锅”,村民也习惯了春种秋收、自给自足的安逸生活,而且种植的品种仅是最初那几种,不愿意改变,等、靠、要的思想观念根深蒂固。“难就难在做村民们的思想工作。”王宏伟说。
为了使大家接受新的帮扶措施,顺利开展扶贫工程,王宏伟天天往村民家里跑做思想工作。看到一些贫困地区人民艰苦奋斗的感人故事,就积极转发给村民阅读观看,还经常把《新闻联播》中播报的脱贫政策和其他地区的脱贫事迹讲述给村民们听,王宏伟说:“我想让他们看一看学一学别的地方都是怎么脱贫的。”
同时,作为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甘肃省诗词学会会员的王宏伟,深知文字的力量,“我们不能只把眼光限制在贫困户的身上,我还想通过回忆历史,记录段渠村的古往今来、村容村貌、杰出人物等,来展示段渠人一路走来的艰辛与努力,来引导和鼓励大家反思贫困、向好发展。”于是《段渠村志》编撰的构想诞生了。2019年9月5日《段渠村志》编委会正式成立,王宏伟被聘为主编。白天入户了解村情,晚上回到住处就着笔编写,“目前这本书已经写了十万多字,我争取在年底前完工,为我国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打赢脱贫攻坚战献礼。”王宏伟说。
愣是凭借“跑断腿”的毅力、“苦口婆心”的解释和“不拘一格”的理念,王宏伟慢慢得到了大家的理解与支持。高学军是段渠村高家湾社村民,家里三个孩子都在读大学,是因学致贫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王宏伟在与他交流的过程中,得知他有杀猪的手艺,每年腊月会帮着全村杀猪,但按照当地一直以来的惯例,杀猪不收费,杀完就在猪主人家吃喝上一顿,有时候喝多了还要醉上两天。王宏伟根据这一情况,便向他建议让全村有杀猪手艺的村民组合在一起,成立杀猪队,移风易俗,不再吃喝,有偿杀猪。根据王宏伟的建议,2019年12月5日高学军组织了三个人成立了杀猪队,宰杀每头猪收费200元,仅一个腊月就杀猪50多头,每人分得3000多元。
尝到甜头的村民们,开始主动找王宏伟商量未来的发展出路。在他的建议下,段渠村先后又成立了“土猪养殖农民互助小组”、“土鸡养殖农民互助小组”和“果蔬种植农民互助小组”,“中药材种植农民互助小组”也在他的动员下开始筹备了。
“好日子是实干得来的。”王宏伟说,“扶贫必须要扶志,更要扶智,主要就是让村民们看到新鲜事,开拓眼界,来改变村民的思想观念,发展产业。”
“有人买,我就要负责送到他们手上。”
有了这些农产品,但还缺一个销售渠道和途径。“卖不出去,很多村民就直接把多出来的玉米、西红柿等拿去喂猪喂牛了。”一说起这个,王宏伟满是心疼。为了帮助村民创收盈利,广开销路,王宏伟想起网络“带货”方式,提出了微商销售的思路与方案。
经过多方调研,2019年8月16日,他在乡村干部的配合下成立了电商平台——静宁特产段渠小店,并且组织兰大二院的职工成立了一个400人的“消费扶贫公益群”,呼吁干部职工支持,真正架起了农户特产与城市消费的桥梁。销路虽然打开了,但请人配送成本高,思来想去后,周末往返市区的王宏伟决定亲自充当全村农产品配送的“快递员”。
王宏伟一边组织村干部统计村民的产量,优先安排采购销售,做好自产自销工作,一边发挥“桥梁”作用,把农产品的销售信息发到微信群、朋友圈里,利用网络进行传播扩散,吸引了广大网友关注并线上下单,而他又在线下逐一进行配送。“段渠土鸡养殖农民互助小组正式成立了,即日起可为大家提供纯粮喂养的土鸡蛋,希望得到大家的大力支持!”王宏伟把这条消息在微信群里一发出,便收获了不少订单。
为节约运费成本,王宏伟利用周末时间帮忙配送,驱车150多公里送货到兰州。从村里出发到市区时,车的后备箱、前后座塞满了微信群里客户订购的农产品。“有时候订单多,大家上班也挺忙的,为了确保把货送到客户手里,我就等他们忙完下楼取,有时候一等就是半天。”王宏伟说。
“我今天返回,估计会在一点半以后到兰州,请大家耐心等待”“我已平安到达医院,两点十分以后到招待所后面停车场取肉……”扶贫公益群里经常见到王宏伟发这样的消息。即使天气恶劣,无法按时送货,王宏伟也第一时间在群里说明,并首先考虑产品的存放和品质,让大家不要担心。
“只要能销售出去,累一点,倒贴一点油费都没什么。有人买,我就要负责送到他们手上。”王宏伟的带货销售积累了良好的口碑,线上带货订单刷刷的不断增长。自微信建群销售以来,不到一年的时间,王宏伟“带货”的交易额已经突破了5万元。
“要跟村民们交朋友”
对于扶贫这件事,王宏伟有自己的思考:“要跟村民们交朋友,培养起信任,出于真心实意地帮助他们,才能和贫困户迅速打成一片。”凭借这一信念,王宏伟和村民日日相见,关系也亲近起来。“有人请我去他家喝茶拉家常,谁家有喜事都会请我去喝喜酒,有困难也会找我帮忙……”这些点点滴滴,都让王宏伟感到段渠人没有把他当外人。“我想,这就是对我驻村工作的最大回报!”王宏伟说。
翻开王宏伟的朋友圈,里面全是关于段渠村的人、事、景,用文字、图片、视频记录工作、宣传政策、推广产品,微信上与同事们聊得最多的也是扶贫的二三事。“现在新媒体发展迅速,扶贫干部要学会运用互联网思维,创新工作方式,整合更多的资源支持扶贫工作。”王宏伟说。在王宏伟看来,微信朋友圈晒工作,既是记录自己的工作轨迹,也是在监督自己要多为民众办实事、办好事。
“他能和老百姓打成一片,不嫌老百姓穷,不嫌老百姓脏,谁家都去,他到我们村一年多的时间里,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新点子、新路子。”段渠村原党支部书记高世成对王宏伟赞赏有加。
2020年1月16日,那天的段渠气温只有零下13℃,大雪封山,道路结冰,高速封路。第二天就是小年了,王宏伟为了能尽早把客户订购的农产品给大家送过去,在村里一直等着把货收齐。刚吃完饭,高世成老支书就给他打来电话,说在村部等他。当王宏伟赶回村部,便看到高世成老支书正在往他的车轮胎上安装防滑链,还趁着天晴,提前把回城的必经之路上陡坡的积雪扫干净。每当王宏伟回想起这些,心里都会涌起阵阵暖意,“这位与我父亲同龄的老人的言行,让我感动之情无以言表……”
自建档立卡工作开展至今,段渠村通过脱贫帮扶,扶了一批,富了一批,从最初的99户贫困户,到现在只剩下2户4人,且全是社会保障兜底贫困户。经过产业调整后,村民们逐步发展特色种植业和养殖业,并以合作社的形式都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当谈及下一阶段的工作,王宏伟规划明确:“国家脱贫攻坚普查工作已经完成,乡村即将踏上振兴发展的快车道,而发展乡村旅游应该是个重要抓手。”目前,王宏伟还在做好剩余贫困人口脱贫和已脱贫户稳定脱贫工作,实现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力争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工作队。
厚厚的驻村笔记和朋友圈里晒出的记录,每一张配图,每一行记录,正是这一年多王宏伟在段渠村扎实扶贫工作的见证。这么些年来,王宏伟将军人的血性,凝结成了实事求是、有条不紊的工作作风。“我很荣幸能够参与这场意义非凡的脱贫攻坚战,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王宏伟说,“这段经历的意义不亚于我以往军旅生涯中参加的任何一次军事行动,是我人生中的宝贵经历。”
内容来源丨《兰州大学报》总第972期
文字丨王耀辉
编辑丨李江怡
责任编辑丨宋雨晴
主编丨肖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