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满地菊花香,脱贫致富看我的

原标题:满地菊花香,脱贫致富看我的

来源:济南大学

满地菊花香,脱贫致富看我的

在聊城莘县,来自济南大学的四个省派“第一书记”已经进村一年多,作为济南大学选派的第四轮“第一书记”,高卫红、刘庆红、张富来、杨进林分别在莘县朝城镇陈庄村、梧桐寺村、西花园村、肖窑村各自展开工作。济南大学选派的第四轮“第一书记”用卓有成效的工作为决战脱贫攻坚贡献着一份力量。

满地菊花香,脱贫致富看我的

满地菊花香,脱贫致富看我的

授人以渔,“第一书记”带来满地菊花香

扶贫先扶志,始终坚持“输血”与“造血”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扶思想、扶观念、扶信心进行扶贫。济南大学第四轮“第一书记”到莘县一年多,带给这里的改变也日益呈现。

在陈庄村,如今有一片杨树林,与别的树林不同,林中果瓜飘香,这里是村里一个贫困家庭的小树林,如今是村里的人居环境示范点。但在第一书记来之前,这里则是另外一番模样。树苗间杂草丛生,污水横流。“第一书记”高卫红了解情况后,便从杨树地里做文章,她帮助村民利用空闲时间把树苗间的空地清出来,翻地、打垄、施肥,经过几天的努力,一块块荒地焕然一新,形成了整齐划一、视觉美观的格子地块,然后在每一块地里撒上油菜、香菜、茄子、甜瓜等各种瓜果蔬菜种子,经过村民的精心管理,现在各式各样的蔬菜尽收眼底,应有尽有,吃也吃不完。“一年到头再也不用花钱买菜了,减少了开支,增加了收入,高书记说得对,给我送蔬菜,不如我自己种蔬菜。”这位村民说。

“发展要靠内生动力”,来济南大学的“第一书记”们通过各种途径,塑造着当地发展的内生动力。

自去年5月份入村以来,济南大学“第一书记”多次进行实地考察,学习产业帮扶的好项目和好模式,精心谋划产业脱贫发展渠道,经多次考察调研,“第一书记”决定带领村民种植即有药用价值又能做茶饮的苏北菊和北京菊,今年菊花市场需求紧俏,经济价值可观。

为解决销路,“第一书记”们和相关公司签订了保底回收协议,解决了村民的后顾之忧。4月份,“第一书记”们带领村民种植了100亩的苏北菊和40亩北京菊,经过村民精心管理,9月份菊花竞相盛开,景色美不胜收。白色、淡黄色的菊花相互掩映形成一片花海,清香扑鼻,令人陶醉。

北京菊的采摘周期为40天左右,每10天左右采摘一次,据村民估算,经过3至4次采摘后,一亩地大概能出3000斤菊花,按照每斤1.8元的保底回收价,纯利润能在四千元左右;苏北菊价格更昂贵,每斤大约4元左右,每亩大约能出2000多斤,纯利润能在5000元至6000元左右。老百姓心里乐开了花:“以前光种玉米小麦,一年忙活两季一亩地赚千把块,现在一季就能赚四五千,以前想都不敢想,明年我们还会扩大种植规模,在“第一书记”的带领下,共同走上致富路”。在“第一书记”看来,留下一支“带不走的队伍”,切实增强贫困地区及帮扶对象的自我发展能力和自身造血功能。

满地菊花香,脱贫致富看我的

满地菊花香,脱贫致富看我的

聚焦民情办实事,路修好了,灯也亮了

济南大学“第一书记”入村后,通过入户调研,根据老百姓反映最强烈最急需解决的实际问题入手,努力协调上级有关部门,争取资金支持。争取到产业扶贫资金400万,分别投资建设田园综合体大棚和智慧物流产业园,每年为村集体增收40万元的收益金,保障贫困户的家庭收入。

“第一书记”们积极协调镇政府,争取到户户通“胡同水泥硬化”工程,使老百姓彻底摆脱了“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出行困难;优先争取到“井井通”工程,为村民普通用电和农田机井进行维修通电、变压器增容、架设电线电缆等,使村民可以更方便更快捷的进行农田灌溉,这项工程造价约400多万元;利用扶贫资金为老百姓修路12.8公里,打井13眼,建健身广场4个,修下水道10公里,道路两旁铺设花砖10000多平方米;为老百姓进行健康查体,为大家免费查血糖、血压、心电图,进行名家问诊和发放药品,使老百姓足不出村就能免费看病。

满地菊花香,脱贫致富看我的

教育要先行,大学老师来给小学生做辅导

“扶贫先扶智”,要从根本上改变村庄贫穷落后的面貌,必须提高人们的教育文化水平,济南大学的“第一书记”尤其深刻认识到这一点。入村以后,“第一书记”优先成立了农家书屋,通过争取各方资源增加图书的数量,解决了农民看书难、借书难、买书难的问题,同时制定了定期借阅制度,引导村民养成良好读书习惯,“第一书记”特别注重村民在养殖、种植方面的阅读,组织广大群众多读书、读好书,让他们在读书中增强致富本领和脱贫致富的信心,让农民学会自我发展,增强自身脱贫致富的能力。

“第一书记”工作队在做好“抓党建、促脱贫、促乡村振兴”工作的同时,突出高校教师的职业特点,结合专业优势,开展了全方位的教育扶贫,推动了帮扶村教育事业的较快发展。2019年和2020年连续两年利用寒暑假期间组织济南大学大学生“义务支教”志愿者,为村里的中小学生进行授课辅导。

济南大学的“第一书记”刘庆红,在大学里教授数学课,她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每周坚持辅导孩子学习,疫情期间孩子们无法返校上课,她就挨家挨户收集孩子们的寒假作业带回驻地认真批阅,回村后找学生逐一讲解、改错,同时联系大学生开展线上云课程辅导,并且在中高考期间,专门为毕业生提供考学咨询等,受到学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

作为高校派驻的“第一书记”,济南大学工作队积极发掘行业资源优势,在派出单位和帮扶村之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搭建多个教育帮扶平台,制定多项帮扶措施,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

满地菊花香,脱贫致富看我的

济南大学

新媒体中心

--UJN 1948--

图文来源:党委宣传部

排版:郭锐

责任编辑:张婧

审核:张伟

焦点访谈:小两口先后当“倌儿”,赚了钱又出了名,咋回事? 海南省司法厅选调公务员1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