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堵堵堵!长假客流爆棚之后,这件事千万别忘了

原标题:堵堵堵!长假客流爆棚之后,这件事千万别忘了

堵堵堵!长假客流爆棚之后,这件事千万别忘了

“小时”这个时间计量单位,最近似乎有些“通货膨胀”了。从上海市区到崇明城区,几十公里路,正常情况下车程为1.5小时左右。不知从何时起,大多数人开始接受“小长假、黄金周期间,从上海市区去崇明花三四个小时也正常”的设定。

道路拥堵的背后,是可以预见的大客流。今年国庆假期适逢中秋佳节,长假达8天,是疫情防控转入常态以来的最长假期。加上学校要求等因素,长假期间,市内各旅游景点、地标区域和城市商圈成为人们休闲游憩的首选地。最长假期里的大客流,无疑是常态化疫情防控持久战中的一场大战役。这场战役带出一个问题:惊心动魄的抗疫大战打响9个月之后,人们应该如何平衡好社会活力和城市安全之间的关系?

常态化是疫情防控的新阶段,防疫常态化之后的城市治理,是一门精细的技术活——既不能“一放就乱”,也不能“一管就僵”,关键是处理好活力和安全之间的平衡。这也是疫情防控常态化以来最要紧、最关键、最难处理好的问题,其中分寸、时机、手势的拿捏和把握,考验的是城市治理精细化的能力和水平。

某种程度上说,一座城市的平稳有序运行,有点像电子竞技中的团队合作。在城市有机体这个团队中,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活力释放就像是一号“输出位”,负责摧城拔寨、得分攻坚;各类基建、法治和营商环境,就像是三号“控场位”,决定了一个团队的发展基调和整体氛围。城市安全,就像是这个团队中的五号“补给位”——一般并不直接得分,但不可或缺,一旦“补给位”出了问题,“输出”和“控场”的保障跟不上,这个团队就容易GG(游戏结束)。

“五号位”的打法、风格、技术长短板,往往决定了一个团队能走多远,决定了“控场位”能否稳稳地点控、团控,决定了“输出位”能否心无旁骛地输出。安全是城市运行的底线,是城市活力的重要保障和来源。安全基础上精准释放的城市活力,才是真正稳定、可持续的活力。

首先要推陈出新,像“一点一方案”“一活动一方案”“南北均衡、东西拦截”“交替快关、波次放行”等新措施背后,都能看到这座城市的忙而不乱、急而不慌。其次,在工作理念和技术层面,要变“非常态”为常态。一场抗疫大战激发了基层智慧,涌现出不少“非常态”的灵活有效的办法。“非常态”意味着临时、短暂、“特事特办”,是可以“咬咬牙挺过去”的;而常态化疫情防控意味着要变“咬咬牙”为“撸撸袖”,考虑如何将“非常态”的措施、办法、智慧进行常态化应用。

经过前段时间的抗疫大战,多数人已愿意将一些“临时举措”列入“习惯清单”。戴口罩、测体温、出示随申码、使用公勺公筷乃至“北欧式排队”,已成为不少人的自觉选择。管理部门针对大客流,也努力坚持最高标准、最严要求、最强措施。要做到“最”是很难的,但对上海这座超大城市而言,对这次多种因素叠加形成的大客流而言,只有做到这些“最”,才能交出让人满意的答卷。

另外,要在疫情常态化防控的“紧”和生产生活秩序全面恢复的“松”之间找到平衡,必须做好充分的心理建设和准备。专家已指出,常态化的防疫状态并不等于正常化,防控措施、态势依然要紧守。一定要“晴天带伞”,做到有备无患,在心理层面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

一座城市想要“乘风破浪”,既要让经济、社会的活力“乘风”——抓住机遇、破局发展,也要让城市运行的安全系数“破浪”——善于应对包括假日大客流在内的各种挑战和隐患。

电竞中,“顺风看输出,逆风看补给”,对疫情防控而言,当下已不算是“逆风局”,但也远远未到“顺风局”的时候。熟悉的节日人流、璀璨灯火“回归”的同时,无论市民、游客还是城市治理方,都切不可放松防疫这根弦。

相关阅读:
武警广西总队钦州支队:用青春热血向祖国表白 中国首座海上球场在青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