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巧娘”兴村记

原标题:“巧娘”兴村记

新华社福州10月1日电(记者林超)“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国庆节前夕,福建省漳州市云霄县坎顶村举办了一场晚会,9位村里“当红”妇女献上了一曲《爱拼才会赢》,外加两场舞蹈,赢得村民阵阵喝彩。

她们是坎顶村“巧娘班”的部分学员,也是晚会的组织者之一。村支书吴来和竖着大拇指说:“多亏了巧娘们,我们这个小山村现在又充满活力,又美丽整洁。”

2017年5月,巧娘班刚成立时还叫“扫盲班”,是福建省第二批农村社工试点项目,不久后又被列为漳州市16个由社区、社会组织、社工“三社联动”的试点之一。

“我是第一个报名的。”今年37岁的吴艺丹说,“小时候家里穷,一年级就辍学放牛。后来外出打工,不会普通话、不识字,工资条都看不懂。村里还有不少妇女和我一样。”

数字、汉语拼音、笔画笔顺……吴艺丹和村里10多位妇女利用晚上休息时间从头开始学文化知识,她们中年纪最小的不到40岁,最大的77岁。学了几个月,大家觉得“扫盲”两字不好听,便改为“巧娘”。

学会了看“工资条”,巧娘们并不满足。在妇联、民政等部门支持下,她们走出坎顶村,到闽南师范大学聆听乡村振兴讲座,到厦门学习美丽乡村建设。

“去厦门参观那天,我们中午还临时开了个小会。大家感慨,别人的村子建得这么漂亮,我们也能干。”坎顶村妇联主席吴茂华说,回村后巧娘们就劝说村民们把鸡鸭养在圈里、割掉野草种花卉、倡导垃圾分类,村容村貌从此大变样。

“一开始有的村民不理解,我们就天天到家里‘找茬’。一进门先摸茶几上有没有灰,有时当场就撸起袖子帮着干。”巧娘吴秀香笑着说。

巧娘们的劲头越来越足,不仅自己学习,还为村民们组织知识讲座、开展节庆活动、组建舞蹈队和社区服务队等。村民们发现,坎顶村这个长期沉寂的小山村越来越热闹了,还成了远近闻名的文明村、美丽村、和谐村。

“乡村振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像巧娘班一样,激发村民的主人翁意识格外重要。”漳州市农业农村局农村社会事业促进科科长彭宏椿说,近年来漳州创新基层治理模式,引导村民积极参与建设家乡,给农村人居环境和村民精神面貌带来了大变化。

相关阅读:
铁路等部门多措并举保障小长假客流高峰 成都城市音乐厅开展公众开放日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