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还记得自制“迪奥”包包的援鄂护士吗?今天,听听这些上海战疫青年们的故事

原标题:还记得自制“迪奥”包包的援鄂护士吗?今天,听听这些上海战疫青年们的故事

还记得自制“迪奥”包包的援鄂护士吗?今天,听听这些上海战疫青年们的故事

“你跪着救人的身姿让我仰望!”一张医护人员跪地为病人治疗的照片让众人认识了穿防护服的余跃天,他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上海市第三批援鄂医疗队队员,在武汉市第三医院光谷院区ICU病房奋战了55天。

9月30日,在上海中心举行的“青春战疫”优秀事迹报告会暨上海青年讲师团主题微团课上,脱去防护服的余跃天成为一名主讲人,讲述了自己的援鄂经历。

活动现场照片(均团市委供图)

活动现场照片(均团市委供图)

活动现场照片(均团市委供图)

活动现场照片(均团市委供图)

活动现场照片(均团市委供图)

在解释这张热传网络的照片时,他说:“因为病床高度低,且穿着防护服操作受限,我就干脆跪在地上给病人做胸腔引流。这只是发生在战疫前线医护工作者抢救病患的日常。”

另一名主讲人,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急诊科护士夏从容,拿着一只“联名款包”来到微团课,这是她结束援鄂工作后复制的小包。当时在支援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光谷院区ICU时,她和同伴们一起制作小包,用来放护理记录、笔、剪刀等,美小护们还各自在包上画上喜欢的名牌Logo。

这只是这名95后援鄂工作中的小插曲,更多时候,她为患者推50千克重的氧气钢瓶,承担患者的生活护理,忙起来七八个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当我们选择护理工作,我们就不再是孩子,而是守卫患者健康的战士。”

活动现场照片(均团市委供图)

活动现场照片(均团市委供图)

活动现场照片(均团市委供图)

活动现场照片(均团市委供图)

活动现场照片(均团市委供图)

上海市疾控中心传染病防治所的江宁,不仅守护上海,也驰援了武汉。在上海,他实地督查全市医院近600次,还参与了上海第一和第二例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在武汉,他跑了定点医院、发热隔离点等200多个点位,出了700多条整改意见。

江宁常被问起:“疾控究竟是做什么的?”他的回答是,疾控人是排雷兵,是救火队,是技术员。“或许你感受不到我们的存在,但我们一直在您身边。”

战疫期间,医护青年出征武汉,行业青年坚守岗位守护上海,还有一群有想法的青年,用视频、漫画等记录下抗疫中的青春力量。

在“青春战疫”微访谈环节中,国家和市级表彰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集体代表进行了交流,无论是海关青年、居民区书记,还是各行各业的志愿者,行业青年也为疫情防控贡献了力量。

活动现场,“青春战疫”网络主题作品平台正式发布。哔哩哔哩、喜马拉雅等平台开设了“青春战疫”作品专题页面,来集中展示疫情防控期间的优秀新媒体作品。

栏目主编:张骏

文字编辑:张骏

相关阅读:
重庆动物园又来了新朋友,假期约起来 手一滑,今年中秋这样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