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中疾控免疫规划中心主任谈新冠疫苗保护持久性:要6个月以上

原标题:中疾控免疫规划中心主任谈新冠疫苗保护持久性:要6个月以上

“对于新冠疫苗保护持久性的要求,理想状态是1年以上,至少要6个月以上。”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中心主任尹遵栋在9月30日上海举行的第二届全球健康学术研讨会上,作出以上表述。在演讲中,尹遵栋从防控效果、接种实施等角度重点介绍了新冠疫苗的需求及使用预期。

尹遵栋介绍,截至2020年9月25日,全球有189种候选新冠疫苗,其中40种进入人体临床试验,9种进入临床三期。另有149种在临床前研究阶段。

“在防护效果上,希望疫苗能够产生最高比例的保护效果,希望三期临床试验能够得到70%以上的掩护机制和保护效应。”尹遵栋从防控效果等角度介绍对新冠疫苗的需求,他表示,希望疫苗的主要临床终点是预防新冠疾病的发病,建议同时评价疫苗预防重症疾病的保护效力,也可从减少患者排毒或病毒传播能力的角度进行评价。

尹遵栋同时介绍了新冠疫苗接种实施的需求。他表示,“需要基于疫苗的保护效果来制定免疫程序,相同效果时,希望接种剂次尽量少”。目前看来,腺病毒载体及减毒疫苗需接种1剂,灭活及其他疫苗需要至少接种2剂。另外,如可用于应急接种时,希望疫苗能够较快产生免疫应答。储运温度上,希望能够适应现代的储运冷链要求。希望疫苗包装规格适当,减少冷链压力。可及性角度,最好能够大规模快速生产,且要求成本和价格比较适宜。

中疾控免疫规划中心主任谈新冠疫苗保护持久性:要6个月以上

他在演讲幻灯片中展示了中国有望早期使用的3种新冠疫苗的特征。3种疫苗分别是两款灭活疫苗和一款Ad5腺病毒载体疫苗。其中两款灭活疫苗的预计上市时间在2020年年底或2021年初,Ad5腺病毒载体疫苗的上市时间在2020年年底。

尹遵栋在演讲中表示,新冠疫情形势决定我国疫苗使用策略的特殊性。在全球多数地区,需在严重流行情况下考虑优先重点人群,且已经累计一定比例的通过自然感染获得免疫力人群。而中国免疫策略制定需考虑的因素是:全人群普遍易感;多数地区和人群当前现实感染风险极低,但输入性风险持续存在;还需考虑免疫策略如何帮助减轻其他NPI的压力,如恢复正常国际交往。

尹遵栋还介绍中国新冠疫苗接种重点人群和优先顺序。他表示,原则是使疫苗接种效果最大化、公正、公平、公开透明和循证,要从减低感染暴露风险角度和从未来疫情防控角度来考虑。

相关阅读:
张伯礼张定宇陈薇向人民英雄纪念碑献花 陕西面向全国游客发放千万元旅游消费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