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涉案金额最高1.55亿元,小微企业受害最深,“内鬼”对企业伤害有多大?

原标题:涉案金额最高1.55亿元,小微企业受害最深,“内鬼”对企业伤害有多大?

涉案金额最高1.55亿元,小微企业受害最深,“内鬼”对企业伤害有多大?

舞弊犯罪危害公平正义,也严重影响了企业经营环境和经营风气。近日,“2020企业内控与反舞弊第二届行业峰会”发布《2019年度中国企业员工舞弊犯罪司法裁判大数据报告》显示,2019年,国内共有经过司法裁判的企业员工舞弊案件共3995例,舞弊案件金额总计73亿余元,平均案值约182万元。

报告选取了2019年度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开的刑事判例进行大数据分析。在重点舞弊刑事处罚罪名中,职务侵占案件数量最多,有2520例,占案件总数的63.08%。挪用资金案件903例,占总数的22.6%。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案件374例,占总数的9.36%。侵犯公民个人信息171例,占总数的4.28%,计算机类舞弊犯罪案件27例,占总数的0.68%。在职务侵占罪案件中,涉案金额最高的达到1.55亿元,涉案金额超过500万元的案件140余起。在挪用资金罪案件中,涉案金额最高5.03亿元,涉案金额超过500万元的案件达80余起。在这些给公司造成巨额损失的案件中,多数行为人在被查获前都是多次实施涉案行为且持续时间较长。

在可查明企业性质的案件中,有2815例舞弊案件发生在民营企业,占比89.25%,国有企业64例,占比2.03%,外资企业275例,占比8.72%。在能够查询到企业人数的3154例案件中,100人以下企业发生舞弊案件数量2106例,占比约三分之二。这也与小企业规模小、管理制度不完善、风险防范能力较低有关。

“这些案件暴露出企业在管理制度、业务流程、员工劳动关系管理、供应商管理、商业秘密保护等诸多问题。”上海星瀚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汪银平认为,企业内控与反舞弊工作需从单一的岗位建设、人员新增,发展至跨岗位、跨部门、同外部专业机构合作的生态链。

中国犯罪学学会副会长应培礼指出,企业内控与反舞弊行业的发展与我国立法工作的推进密不可分,也和企业塑造清正廉洁的文化风气密切相关。当下宜尽快形成内控与反舞弊专业的理论体系和实务方法论。

栏目主编:王海燕

文字编辑:王闲乐

题图来源:上观图编

相关阅读:
浙江省首个适宜糖尿病人食用的稻米品种首次亮相 山东新泰:小山楂映红“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