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马上评|更大力度的改革开放:李克强上海之行的关键词
在南京路买大白兔奶糖,登上上海音频的“喜马拉雅”,在前程无忧公司询问就业情况,与思爱普(SAP)中国研究院工程师互动交流,和上海交通大学的师生交流……
这两天,李克强总理在上海考察,所到之处,言语谆谆,特别是谈及上海自贸区时,更是深情寄语:上海自贸区建设全国起步最早,年年都有进步,是全国的标杆。新设立的自贸区临港新片区,是一只正在起飞的“金凤凰”。国家层面会全力支持上海自贸区更大力度的改革开放,相关部门要全力对接支持。
梳理总理此行讲话,有个关键词特别醒目:开放。从“国家层面会全力支持上海自贸区更大力度的改革开放”,到“一个国家的制造业要提升水平,需要不断扩大开放”,再到“正如泰山不拒细壤,只有更多的听众和音频内容创作者汇聚到这里,分享智慧、创造财富,才能创造无数声音的层峦叠嶂”……贯穿其中的主题就是开放。
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导致落后。无论对于一家企业还是对于一座城市,乃至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开放都是不可或缺。过去40多年,中国经济发展是在开放条件下取得的,未来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在更加开放条件下进行。可以确信,坚持对外开放这个基本国策不会动摇,只会加强。
近年来,中国进一步开放市场,扩大进口,不断改善营商环境。从进博会的举行,到共建“一带一路”;从实施外商投资法,到举办服贸会……中国开放大门越来越大,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迈上了新台阶。
当前,国际环境逆风逆水,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上升,越是如此越需要扩大开放。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所强调的,继续用足用好改革这个关键一招,保持勇往直前、风雨无阻的战略定力,“推动更深层次改革,实行更高水平开放,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强大动力”。
实行更高水平开放,上海的生动实践为人瞩目。比如浦东,就是靠“吃改革饭、走开放路、打创新牌”发展起来的。多年来,浦东之所以始终勇立潮头,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坚定不移地提升开放水平,“那个时候国家把大门打开,我们把上海的门、浦东的门打开得更大,才有了今天的发展。”从先行先试的上海自贸区,到风生水起的进博会,上海正发挥自身独特优势,服务并带动全国走向高水平对外开放。
有个细节值得一提。李克强在思爱普(SAP)中国研究院考察,当研究院负责人提及中国一款工业机器人时,总理询问道,这款机器人与德国机器人有没有差距。对方坦言,中国机器人在零部件的精度上还有提升的空间。李克强说,开放能够让人认识到差距,认识到差距才有提升的空间。短短一句话,言近旨远,开放是双赢的过程,既有助于我们看到自身差距,也有助于充分运用人类社会创造的先进科学技术成果和有益管理经验。同样的逻辑是,中国的开放格局,也为各国拓展了商机,提供了活力四射的大市场。
“物有甘苦,尝之者识;道有夷险,履之者知。”中国尝到了开放的甜头,将更坚定推进开放。上海是面向大海、面向浩瀚的太平洋的城市,也将海纳百川的精神融入自己的血液中。改革开放需要先行先试、敢闯敢试,上海有着当仁不让的责任,从新的起点开始,为全国摸索新的经验,寻出新的路径。
责任编辑:郑亚鹏 SN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