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搜救阿尔茨海默病人的救援队长:我们多走一步,老人离家就近一步

原标题:搜救阿尔茨海默病人的救援队长:我们多走一步,老人离家就近一步

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的前一天,苏敩带领的救援志愿者团队迅速集结,成功寻找到北京一位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走失老人。

这是苏敩团队的第267起搜救老人行动。2016年至今,苏敩带领的北京市志援应急救援服务中心,已成功将200多名老人找回。

9月21日,第27个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根据中国老年保健协会阿尔茨海默病分会(ADC)和健康时报联合发布的《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家庭生存状况调研报告》,截至2019年,中国有1000多万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是患者数量最多的国家,占世界痴呆总人口的25%。

“救援队对老人走失的关注都非常低”

新京报:为什么会组建一支寻找痴呆老人的救援队?

苏敩:我的姥姥患有阿尔茨海默病,所以我有一定了解。2016年初,我在车站碰到一位80岁的老人,她拉着我问:“高家园粮店怎么走?”当时我觉得很奇怪,因为北京自1993年起就撤销粮店了。后来发现这位老奶奶说话没有条理,具有阿尔茨海默病的典型症状,于是我就报了警,并在老人身上找到家人的电话,联系家属后才得知,老人已经走失了4天。

第二天,我跟志愿者们聊起这事。大家都认为,如果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走失了,家人很难制定出系统完整的寻人计划,需要志愿者组织的帮忙。2003年,我组织了中国民间救援队,召集志愿者进行灾害救援等。后来发现救援队和公益组织都对山难、灾害救援的关注度较高,但对老人走失的关注都非常低,我们决定组建一支寻找走失老人的公益救援队。

新京报:目前救援队的基本情况是怎样的?

苏敩:2017年,北京市志援应急救援服务中心正式注册为公益组织。目前有5名专职队员,70名可随时出勤的主力队员,500名志愿者。

我们团队主要有几大任务:一是安全知识的普及;二是灾害救援,每当北京或全国出现重大灾害事件,我们都会参与救援;三是对走失的老年痴呆症病人进行365天的常态化救援。

新京报:家属一般是通过什么方式联系上你们?

苏敩:首先,家属可以拨打官方救援电话4006785122,这个电话关联了6名值班队长的手机;其次,我的微信共有5000好友,有好友看到走失老人的信息就会发送给我,我立马联系救援队;最后,我们和许多派出所有合作,一旦接到老人家属报警,警方也会联系我们。

搜救阿尔茨海默病人的救援队长:我们多走一步,老人离家就近一步

救援队在查看老人走丢地点的监控录像。受访者供图

新京报:一般通过什么方式去寻找老人?

苏敩:每当救援队的值班队长接到求助电话,就会把家属给出的信息发在微信群里,我们会先初步判断是否出动救援队和救援方案等。随后,我们会给家属发一个告知书,上面主要包括两个内容:一是我们的救援行动不会以任何目的、任何形式收取任何费用;二是免责声明,以规避救援过程中的法律风险。

救援团队分为“前方”和“后方”,队员会分组、分时段行动,每组不超过15人。每隔一段时间,队长间会进行任务交接。前方队员主要负责现场搜救,包括家属去派出所调取监控、了解老人走失时间、走失方向、行走速度、个人喜好和家庭住址等。最后,我们会根据相关信息判断老人的行踪,并对各个地点一一进行排查。两三名后方队员主要负责打印寻人启事和安抚家属情绪等。

“我们多走一步,老人离家就近一步”

新京报:每次搜救时长大概是多久?

苏敩:每次搜救时长都会超过48小时,平均花费在五千元左右,包括前方队员的餐补和燃油费用等。2016年至今,我们一共搜救了267个走失老人,寻人成功率100%。今年因为疫情原因,我们只接到了十几起求助。

新京报:有没有印象深刻的救援经历?

苏敩:有一次,一个89岁的老人走失了11天,我们团队连续搜寻了260多个小时。当时团里有一位70岁的老兵队员,为了寻找这位老人,一天内连续行走了38公里,第二天就累倒进了医院。他之后因病再也没参与过搜救行动,去年去世了。当时我特别着急,就问他:“为什么要一天走这么多步啊?”他回答我:“我们多走一步,老人离家就近一步。”

2017年5月,一个90岁的老人走失了五天,我们发现他时,老人掉在一个建筑垃圾填埋场的人工沼泽中,已经极度昏迷,后来在医院抢救了4天才苏醒过来。如果我们晚来一宿,人估计就不在了。

搜救阿尔茨海默病人的救援队长:我们多走一步,老人离家就近一步

救援队在救助走失的老人。受访者供图

新京报:救助阿尔兹海默病患者有哪些困难?

苏敩:正常人出门有思路和目的性,阿尔兹海默患者出门时是漫无目的,无法陈述准确的信息,也很少与我们交谈。患者是“远期记忆保留,近期记忆缺失”,送回家的难度更大。

新京报:目前团队的开支与收入主要有哪些?

苏敩:收入主要是做防范安全课程培训,还会给企业做一些应急预案演练,还有一些公益课程,每次公益课程收入大约一千多元。团队的支出主要用于成员的技术学习与培训、全职人员工资和保险、搜救费用、物资的购买费用等。

缺的钱非常非常多。我会去给各地政府机构讲安全课赚取一些费用,有时候还会去向好朋友“化缘”解决资金周转问题。

“多沟通,多拍照,多关注”

新京报:是否有向其他组织寻求合作与支持?

苏敩:我们还跟学雷锋出租车队合作,会把寻人信息发到一百多个队长群中,出租车队长会把信息发给司机。

跟中国红十字基金会也有合作,发起“带老人回家,码上出发”的公益行动。每个人捐30元,可以将一个二维码贴在老人身上。如果你在街上看到一个独自行走的老人,可以扫二维码,获取我们的搜救电话和老人的二维码编号,然后我们就会联系家属和进行搜救。

搜救阿尔茨海默病人的救援队长:我们多走一步,老人离家就近一步

苏敩近照。新京报记者郑新冾摄

新京报:一直在做这件事的动力是什么?

苏敩:往大说,我是共产党员,我在践行我的入党宣言;往小说,搜救的时候,老人的家属曾说过:“老人在,这家就是完整的,老人去世了,就没有家了。”这让我觉得要把这事一直做下去。

新京报:公众应该如何帮助阿尔茨海默病人?

苏敩:实际上,你需要稍稍多一点耐心,就能帮助一个老人迅速回家。2018年元旦,我们有一个志愿者去逛街,在东四的地下通道里发现一个老人坐在地上。他上前询问后发现,老人是阿尔茨海默病人,后来在老人身上找到家属的联系电话。

作为家属,要多跟老人沟通交流,多给老人拍照片。我们曾经找过一个老人,家人提供的是十年前身份证照片,寻找难度很大。另外,要多跟身边人讲述自家老人的情况,例如小区保安和物业人员等。希望社会多关注阿尔茨海默病人,有更多公益团队加入寻人队伍。

新京报讯见习记者吴采倩实习生王为编辑王煜

校对吴兴发

北京自贸区,为“双循环”提供服务贸易新势能 电视围棋快棋赛,柯洁等5位世界冠军晋级8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