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刀锋千转纸生花授艺不倦乐传承
“这幅剪纸描述的是百万人才进海南行动计划,上方是摩天大楼,下方是握手图形,两边是步履匆匆的职场人士,象征着人才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投身海南自贸港建设。”9月10日,南海工匠、海口市秀峰实验学校教师黄海桃小心地翻出了剪纸作品,介绍起创作的背景和背后的蕴意。
走进黄海桃的剪纸工作室,各种精美作品映入眼帘。从业余爱好到矢志不渝的事业,黄海桃在方寸之间“剪”出了自己的“纸”面人生。源于对剪纸的热爱,她竭尽所能地弘扬剪纸艺术,外出授艺足迹遍布海口及周边市县。
□本报记者黎鹏
因为孩子与剪纸结缘
与剪纸结缘,是黄海桃成为母亲后。为逗孩子开心,她试着把彩纸剪成小猫、小狗等各种剪影。由于是美术老师,具有良好的绘画功底,黄海桃上手非常快,一把剪刀、一张红纸,刀锋翻转间,栩栩如生的动物形象就如同变戏法一般出现,让孩子喜笑颜开。
看到孩子喜爱剪纸,黄海桃热情愈发高涨,想方设法为孩子制作更加精美的作品,为加深对剪纸的了解,她通过各种方式学习。随着学习的深入,她认识到中国剪纸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得到更好的弘扬和传承,并下决心把剪纸艺术创作当成毕生追求的事业。
远赴异地拜师求艺
随着剪纸图案越来越复杂,黄海桃渐渐感到力不从心。特别是有时要把设计好的图案剪成剪纸时,无论怎么用心去剪,剪出来的作品总是达不到预想效果。为此,黄海桃决定前往剪纸历史悠久的陕西,向当地剪纸艺人学习。2005年,黄海桃利用暑假时间远赴陕西学习剪纸。
“去之前也没什么计划,就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想着如果找不到老师,就当旅游了。”黄海桃回忆说,到陕西后在好心人的帮助下,她几经周折找到了当地一位著名的民间剪纸艺人,并拜师学习10多天。为提升刀功和技法,她吃住都在老师家,每天早上6点起来,一边认真观察老师剪纸的动作、牢记动作要领,一边动手应用到实践,一直剪到晚上。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黄海桃说,学艺时她发现老师用的剪刀和平时用的不太一样,一问才知道刀具是经过专门打磨的。因此,她找人打磨了一把专门剪纸的剪刀,如今虽然历经多年,但这把剪刀依然是她剪纸事业上的“好伙伴”。
黄海桃和画友历时3年完成的“五十六个民族”系列作品,以剪纸形式描述了各民族的风俗民情,经过媒体报道引起广泛关注。虽然未能实地探访各民族,但她和画友积极从电视、书籍等渠道广泛收集各民族的相关素材,以确保准确反映每个民族的真实形象。
撒播种子传承艺术
由于“纸”上取得较大成就,黄海桃被认定为海南省拔尖人才,被授予海南省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同时,她牢记着自己的教师身份,始终把弘扬传承好剪纸艺术当成义不容辞的责任,特别是入选南海工匠后,感到身上的担子更重了。
撒播种子传承艺术是黄海桃一直做的事情,在学校,她利用中午的课余时间教学生剪纸;在周末,她自掏腰包订做彩纸、剪刀等材料和工具,深入海口、定安、屯昌等市县的镇村,向孩子传授剪纸技艺。期间,部分孩子比较调皮,甚至有些孩子不守纪律、不懂礼节,看到工具一拥而上,但黄海桃并没有打退堂鼓。随着学习的深入,孩子慢慢敞开心扉,不仅喜欢上了剪纸,还懂得了礼貌,拿工具时知道相互礼让。
“或许这就是剪纸的魅力,能磨练人的心性,孩子剪纸时会静下心,少几分浮躁、多几分耐心。”黄海桃说,将充分利用好南海工匠经费,继续开展剪纸创作与教学研究,在业余时间下乡援教,希望各界能给予剪纸更多关注,共同把剪纸艺术的种子撒播到琼州大地,静待开花结果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