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我市推进“地等项目”实现学有优教

原标题:我市推进“地等项目”实现学有优教

9月开学季,龙岗街道新生社区的适龄儿童顺利坐进明亮的课堂——配建72班的九年一贯制学校深圳市仙田外国语学校。这是深圳在规划和自然资源领域发挥“局区合作”改革创新优势,推动从“项目等地”向“地等项目”转变,打造“学有优教”民生幸福标杆的生动实践。

仙田外国语学校所在的龙岗街道DY63单元,规划居住用地分布密集,教育资源存在供需矛盾。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及龙岗管理局未雨绸缪,积极协调区教育局向发改部门申请该校立项,并实现项目手续办理和建设工程同步开展,主体建设和道路等公共配套项目等一揽子解决,同步开发、同步建设、同步启用。

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负责人说,2018年起,该局与龙岗区政府签署框架协议,合作探索推进公共项目实施。龙岗区对教育设施全面梳理,将成果纳入“多规合一”平台,开展公配项目“一张图”建设。通过这一平台,以及“区-街道-单元”的规划传导机制,龙岗区改变了过去公共项目建设“打补丁”式的推进模式,实现了公共基础设施精准的“规划引领”。仙田外国语学校就是从一批用地情况成熟的规划未建义务教育用地项目中,优先筛选出来的急需项目。

该负责人表示,2019年“多规合一”平台范围从教育扩大到医疗、养老、交通等十大类公共基础设施领域,梳理用地1437个、约2300公顷,建立了“一库一图一计划”的公共基础设施用地靶向供应和“公配台账+分区指引+三年用地保障计划+优化备用库”的成果体系,实现多方式查询、多维度统计、多角度展示等目标。同时,公共项目改变了“一事一办、串联审批”推进模式,探索建立“预选址、预立项、预征拆”和“批量式”实施的新模式。大大缩减了项目施工周期,实现了“项目等地”到“地等项目”的根本性转变。

从成效来看,以需求为导向保障项目精准供应,有效提升了用地供给量,实现了资金、土地、需求的一致性。2019年龙岗区新增土地供给量同比增长300%。教育设施、医疗、文体设施实现100%对应。

“局区携手”改革创新拓展开来。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先后与宝安、光明、坪山、罗湖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因地制宜、因区施策,在规划实施、存量挖潜、生态保护、特色塑造等领域探索实践,形成更多可复制推广的经验做法。坪山区创新了“先整备后统筹”的土地整备模式,光明区探索了市区联动的规划编制机制,宝安区以规划为引领推动城市更新连片升级改造,均取得了良好成效。

“学有优教”是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的民生幸福标杆之一。今年,深圳安排了520.8公顷的新增用地建设公配设施,全面保障教育、医疗等12类民生设施项目落地,其中包括34所高中(园)。伴随一座座新校园投入使用,在孩子们一张张欢乐纯真的笑脸背后,民生“七有”福祉迈向触手可及的“七优”。

相关阅读:
“2020艺术深圳”当代艺术博览会落幕 成交超预期 火箭军某部子夜突击演练 数枚导弹对预定目标发起“火力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