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架起扶贫桥 打通买卖难

原标题:架起扶贫桥打通买卖难

 9月11日,2020年海口市消费扶贫月活动启动,爱心扶贫大集市系列专场活动同期举行,海口及周边市县涉贫企业、专业合作社及贫困户的141种优质扶贫农产品吸引了众多干部职工及市民积极选购。当天的活动现场共设展位30个,销售额达14.2万元,受益贫困户837户次。

□本报记者赵汶

通讯员韦海晶

海口扶贫产品受欢迎

“花生油60元么?给我打包一瓶。”9月11日,爱心扶贫大集市系列专场活动现场,海口各展位的优质扶贫农产品备受干部职工和市民欢迎。

在海口消费扶贫直通车展位,琼山区甲子镇昌西村委会脱贫户陈玉妹告诉记者,为参加爱心扶贫大集市活动,她提前一天就开始忙活。摘金桔、收鸭蛋、磨鸡屎藤粉、挑适合销售的活鸭……为保证肉质新鲜,9月11日凌晨3点多,陈玉妹就起床忙着宰杀活鸭,“今天的销售还不错。”

“带了很多扶贫产品,都挺受欢迎的。”在美兰区展位,海口市供销社美兰片区中心主任冯文山介绍,带的农产品均来自贫困户,包括三角宁地瓜、文昌鸡、鸡蛋、腌酸菜等。平时,供销社主要通过集中贫困户农产品进行代销,避免贫困户生产的农产品“烂在地里,坏在家里”,以提升贫困户的生产积极性。

在秀英区展位,永兴镇雷虎村委会美秋村脱贫户吴坤深带来的荔枝干和黄皮干,成为一道风景线。据吴坤深介绍,2014年,由于家中人口多、土地少,加上孩子上学等原因致贫,一家人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依靠党和政府的精准扶贫政策,他积极发展生产,与人合作承包土地种植荔枝和黄皮,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实现脱贫。为打破季节限制,让荔枝和黄皮能一年四季出现在人们的餐桌上,他与一家公司合作,将新鲜荔枝和黄皮进行深加工,做成荔枝干和黄皮干,并通过集市活动、电商平台等实现线上线下“双丰收”。

扶贫集市推动产销两旺

“举办爱心扶贫大集市活动,有力解决了供需两端买难和卖难的问题。”期间,海口市供销社办公室主任吕潇告诉记者,通过爱心扶贫大集市活动,供销系统将全市优质扶贫农产品集中展销,在拓宽贫困户农产品销售渠道的同时,也为广大干部职工及市民提供了便捷的选购渠道,有效推动了产销双方的供需平衡。

吕潇表示,本次“爱心扶贫大集市”系列专场活动,标志着2020年海口市消费扶贫月活动正式启动。活动以“消费扶贫,你我同行”为主题,以促进优质特色扶贫产品销售、构建消费扶贫长效机制为目标,通过海南爱心扶贫网、“扶贫832”销售平台、爱心扶贫大集市等线上平台和线下渠道,倡导全社会参与消费扶贫,拓展贫困地区产品和服务消费渠道,提升扶贫产品供应水平和质量,为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收官之战、接续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积极贡献。期间,将陆续开展“爱心扶贫大集市”、扶贫集市进社区、全市11家定点扶贫单位深入帮扶定点村开展集中消费扶贫购买活动、加大“扶贫832”销售平台集中采购力度、推进消费扶贫专柜建设、挂牌设立海南消费扶贫地方馆、推动消费扶贫专区建设、开展“消费扶贫月·海口在行动”线上线下系列专题带货活动、举行中国农民丰收节金秋消费季活动、加大宣传营造氛围等11项活动。下一步,各区将相继同步举办消费扶贫月活动启动仪式暨“爱心扶贫大集市”系列专场活动开市活动。

相关阅读:
新赛季英超首轮不在中国播出,正寻找解决方案 “临川四梦”与“汤翁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