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北京科技奖励大会获奖人薛其坤:将一生奉献给量子科研
薛其坤
获奖感言
作为一名从事量子科学研究的科研工作者,能获得如此崇高的荣誉,我感到非常自豪。这个奖虽然是给我的,也是对我们整个团队工作的认可。没有国家的发展,就没有我们科学家走向世界科学舞台的机会。我也希望通过这个奖鼓励更多的年轻人投身科学、献身科学,为国家的科技创新做贡献,你们是祖国未来的希望!
2017年,为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北京启动建设了一批新型研发机构,以更大的财政资金支持力度,更灵活的科技体制、机制和人才引进政策,全力支持科学家们聚焦前沿尖端领域开展研究,大胆创新。
这批新型研发机构中,就包括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薛其坤出任量子院首任院长。
当时,成功发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取得“诺奖级”科研成果的薛其坤正带领科研团队朝着更高的研究目标进发,加上在清华大学担任分管科研工作,薛其坤的工作量已近饱和。但接到组建研究院的召唤后,他义无反顾接受了任务。“我是做量子科学研究的,知道它对于未来信息技术会有革命性的推进,北京能成立这个研究机构,高瞻远瞩,意义重大,我愿意竭尽所能。”薛其坤说。
薛其坤正带领学生开展科研试验
成立之初,量子院缺场地、缺人、缺设备。薛其坤拿出了做科研的果敢坚决,迅速组建行政服务团队,逐一“破局”。他们在中关村软件园找到了一处写字楼,然后迅速启动实验室改造。写字楼变成实验室,可不是简单的居家装修。量子实验所用的精密仪器对环境振动有极高的要求,必须要隔音隔振;实验仪器的电压、功率需要专门的变压设备;还需要建设专门的水净化系统和污水处理系统……从2018年到2019年上半年,外貌不变的写字楼几乎换了“心”。每到建设的关键节点,薛其坤都会赶到现场,统筹调度,鼓励大家争分夺秒。
他深知,量子信息科学是前沿学科,还有大量未知领域,国外科研机构也在全力探索。北京量子院的建设与发展,时不我待!
实验室加快建设,优秀科研人员的引进也在全速推进。很多关键领域的学术带头人,薛其坤都要亲自面试。他们在国外,有时差。没关系,薛其坤可以等到半夜跟他们交流,一直聊到东方既白、晨曦微露。他告诉科研人员:在中国,在北京,有产出科研成果的最佳沃土,他们将会取得丰硕的成绩,拥有无可比拟的成就感。
薛其坤很感动,在量子院的建设中,北京市科委、市人才局、市人社局以及海淀区的各部门都给予了大量的支持,光财政资金上的支持已经将近6亿人民币。
如今,一切都在步入正轨。
薛其坤说,目前量子院的科研人员已经有120多人,其中研发领域人员全部拥有博士学位,全部来自国内外高水平大学和科研机构,比如日本东京大学、德国马普研究所,以及国内的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
正在实验室工作的薛其坤
实验设备方面,器件加工平台、综合测试平台的仪器设备大部分已经到位,设备价值3亿元左右。这意味着量子院技术支撑平台到位了,“如果说我们要做一道大餐,现在厨具已经就位!”薛其坤说,此外超导量子计算实验室也已经基本搭建完毕,量子物态实验室、量子通讯和量子精密测量实验室都在稳步建设,今年估计还有五六个实验室要完成组建。
他相信,量子院已经“坐”上了开往科研春天的地铁。
全力推进量子院建设的同时,薛其坤并没有放下自己的科研。去年,他带领的团队又取得了一项重磅科研成果——发现了实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的全新材料,将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的观测温度提高了足足1000倍。这将在未来电子元器件中发挥特殊的作用,可用于制备低能耗的高速电子器件、探索拓扑量子效应等。
他说,自己已经决心将一生奉献给量子科研的事业。
在清华大学物理楼,一间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办公室,薛其坤就在这里办公。他的面前有两块电脑显示屏,显示最多的就是各项科研的进度、当天需要完成的工作内容以及各种学术论文。附近不远处就是他的实验室。只要没有会议、没有离校出差,学生肯定能在办公室或者实验室找到薛其坤,随时请教。他乐于跟年轻人交流,“科技创新对于国家实现现代化至关重要,要把最优秀的年轻人留在科技创新上,让他们感受到创新的乐趣。”薛其坤说。
责任编辑:朱学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