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迎难而上 你们是青海的骄傲——青海省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英雄谱

原标题:迎难而上你们是青海的骄傲——青海省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英雄谱

9月8日,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你看,从北京飞回来的青海英雄代表们个个精神抖擞,脸上洋溢着胜利的笑容。

大疫突袭,英雄无畏。

回首这一场举国共战的疫情,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候,你们和青海众多英雄儿女一起挺身而出,主动投身疫情防控斗争,作出重大贡献。你们早已忘了曾经流过多少泪水多少汗,你们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英雄本色,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家国情怀,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崇高品格,构筑起了中国抗疫的强大力量。

249人的一场“清零战”

——记青海赴湖北医疗和护理队

在这场艰苦卓绝的战“疫”斗争中,“青海医护”践行初心使命,逆风而行,绽放出时代精神光芒。

对于青海赴湖北医疗队和护理队的249名队员来说,武汉,已经不仅仅是一个曾经工作过的地方,而是为之流汗、流泪、战斗过的地方,249名队员已经把这里当成自己的第二个家。在武汉与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的日日夜夜,各地医护人员集结会聚,青鄂两地情深意长。

自1月28日,我省赴湖北护理医疗队进驻武昌方舱医院至完成救治任务,队员们视患者如亲人,视驻地为故乡,全心全意投入武汉抗击疫情最前线。累计收治患者346人,其中重症患者73人,治愈出院257人,实现受援地区重症患者“清零”、确诊病例“清零”和全队人员“零感染”,圆满完成医疗救治任务。

护理队护理住院患者328人,其中重症患者5人,累计出院246人。医疗队和护理队多次得到当地区委区政府和医院的高度肯定和认可,赢得患者的赞扬和感激,交出了一份闪亮的“答卷”,为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贡献了青海力量。

全力救治不漏掉一个人

——青海省传染病专科医院党委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作为省级医疗救治定点医院,青海省传染病专科医院全院党员干部职工展现出不怕牺牲、敢于担当的高昂斗志,冲锋在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最前沿。

战疫时,他们第一时间成立疫情防控救治领导小组,及时启动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开设发热门诊预检分诊及医疗救治区,确保疫情防控工作协同开展、密切协作。及时制定一整套标准和流程,迅速组织全院医护人员展开新冠肺炎诊疗方案培训。

为确保“不漏掉一个人”,他们果断决定把预检分诊前移,有条不紊地测量体温、记录病史、询问外出史、填表登记,像一颗颗“螺丝钉”,牢牢地钉在自己的岗位上,坚决守好防控“第一道门”。

哪里任务重、风险大,哪里就有共产党员当先锋、作表率。由于医院防护物资紧张,在高强度的工作状态下,医护人员用少吃一顿饭、少上一次卫生间、在病房地上打个盹等方式节约防护服。每个人的脸上,都是因长时间戴N95口罩、防护眼罩而留下的深深的红色印记。

面对疫情,他们没有丝毫畏惧,没有退缩。在发热门诊、隔离病区等重点区域的医护人员,为了治愈患者、战胜疫情,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日夜穿梭在病床之间,给予患者最精心的治疗和最精细的呵护,自己却忘记了父母和孩子,一个多月没回家。

2417次马不停蹄的生命接力

——青海省红十字会赴武汉救护转运队临时党支部

青海红十字会赴武汉救护转运队共有10名队员,有医生、司机、退伍军人,年龄最小的队员只有22岁。他们在武汉承担着转运新冠肺炎危重症、重症患者的特殊任务。

就是这样一支仅仅10人的队伍,在疫情期间,当先锋、挑重担,满负荷、连轴转,尽显“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

看似简单的转运,其实需要很高的急救水平。尤其转运插管患者,转运队员们不仅要做好自身防护,还要确保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每一步都生死攸关。救护车颠簸过大,极易导致病人呼吸受阻,出现危险。有时,院内转运短短的1公里,救护车就要开上5分钟。车内空间逼仄,队员们零距离接触患者,稍有疏忽就会被感染。

在转运过程中,队员们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多少次顾不上吃饭,多少次集结待命,但没有一个人退缩,没有一个人掉队,大家即使再精疲力尽,也毫无怨言。

在40多天里,救护转运队共转运病患2417人,转运人数达全国红十字会系统转运危重症患者人数的80%,表现出极强的应急救援专业素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红十字会会长陈竺给青海来电,对青海省红十字会在第一时间支援武汉疫情防控工作给予肯定。

24小时不熄灯的帐篷“守护者”

——西宁市城北区火车西站街道盐庄社区党总支

治疗一线在医院,防控一线在社区。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西宁市盐庄社区党总支积极响应、迅速行动,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强组织保障,让党旗在疫情防控一线高高飘扬。

社区党总支充分发挥城市基层党建互联互通优势,针对“三无楼院”和“平房区”分布无序、流动人员难管控的实际,及时绘制防控重点分布图,精准实施网格化管理、拉网式排查,社区党员突击队、辖区居民服务队等15支队伍80余名党员干部连续奋战两天两夜,完成了辖区230个单元、5600余户的入户排查和疫情防控知识宣传,及时封闭2个老旧小区的11个出入口。

辖区居民不会忘记,那段时间,盐庄社区三十余名党员群众在各小区门口支起一顶顶24小时不熄灯的帐篷,轮班担当小区的“守夜人”。小区门口支起的每一顶帐篷、每一面飘扬的党旗、每一晚不灭的灯、每一个流动的“红色马甲”“红袖标”都是守护群众生命安全的坚固屏障。

三十多个昼夜的坚守,社区党员干部都无怨无悔,累了困了就在桌子上趴一会儿,没有一个人提出回家休息。社区党总支书记聂春梅始终带领社区工作人员冲锋在前,繁重的工作和连续的加班,让还在癌症术后康复期的她明显感觉到身体不支,但自始至终她没有掉队。

化隆,筑起牢不可破的疫情防控墙

——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处置指挥部

“守住化隆,就守住了青海省”。这是化隆县疫情防控的工作定位,短短一句话,化隆县数万儿女用实际行动实现了“零疫情”“零感染”“零死亡”目标,为全省打赢疫情阻击战作出了化隆贡献。

“返乡人员登记册”“居家隔离责任书”“承诺书”“举报公告”……在化隆县许多村镇执勤的桌子上,一本本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台账,包含了所有奋战在一线执勤人员的辛苦和心血,也显现出全县人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决心和信心。

疫情期间,针对化隆拉面人占全省拉面从业人员的51%,疫情输入性风险特别巨大的实际,化隆县率先在全省范围内健全防控组织机构,武汉封城后全省第一个组织召开会议安排部署相关工作,织牢检疫点检测、群防群控、医疗监测、大数据筛查“四张网”,通过排查、劝返、分类、隔离等环节,累计排查返乡人员2.5万人,阻断了疫情传播的途径。

同时,建成全省第一个医学隔离观察点。全省首例新冠患者与化隆县群众接触后,第一时间采取封村措施,主动设立全省第一个医学隔离观察点,对接触人员及从武汉返回的人员集中隔离观察,切断疫情传染源。

不仅如此,化隆县还形成全省第一种劝导模式。县指挥部组织乡镇、部门、村社、亲属、公职人员开展六种方式的劝导,录制《对化隆拉面从业人员的几句心里话》视频,全面做好劝阻工作。在县级7个卡点成立临时党支部,12名疫情防控一线入党积极分子“火线入党”、韩光远、马文德等一批拉面人捐款捐物达1000余万元……(周建萍)

相关阅读:
多地教育局不再为失信人员子女办理学籍?官方辟谣 四川广元 全面开展国省道交通秩序专项整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