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深圳“信用审批”实现“即办即得可追溯”

原标题:深圳“信用审批”实现“即办即得可追溯”

从事前审批转变为事后监管

深圳“信用审批”实现“即办即得可追溯”

中工网讯(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刘友婷通讯员王玲玲)为进一步突破传统的“重审批轻监管”政务服务模式,提升群众办事效率,近日,深圳市人社局出台《政务服务信用承诺管理办法》,在全市范围内率先推行“信用审批”新模式。通过“申请人事前自主承诺、审批人员事后监管、虚假申报撤销审批决定并列入失信惩戒名单”,实现业务申请“即办即得可追溯”,首批将试点上线4个事项。

2018年6月,深圳人社部门在全国首创应届大学毕业生引进“秒批”改革,开创“零跑腿、零排队、不见面、自动批”的政务服务新局面。截至今年7月31日,“秒批”事项已达到36个。此次人社部门在“秒批”服务实践的基础上,对暂不具备“秒批”条件,但申请人信用良好、风险可控的业务事项启动“信用审批”,实现“信息比对马上办”“信用申报即时办”。

“信用审批”改革是将传统的事前审批转变为事后监管。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结合随机抽查、定期倒查等方式进行校核、跟踪,确保监管全覆盖。对事后监督发现问题的,由申请人补正;因过失申报错漏的,允许申请人进行信用修复;以虚构、造假等欺骗手段申报通过审批的,依法撤销,并将申请人列入政务服务惩戒名单。实现信用审批与监管的有效对接。

首批4个“信用审批”试点事项将于9月初陆续上线,包括博士后设站单位申请一次性资助、博士后设站单位申请日常经费补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死亡待遇申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关系结算。

相关阅读:
服务机器人正加快进入百姓日常生活 三名中国公民在乌干达新冠肺炎核酸检测呈阳性 我使馆强烈建议侨胞居家避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