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那么亘古不变 那么日新月异

原标题:那么亘古不变那么日新月异

光明日报记者刘华东

夕阳西下,排着队的牛群悠悠漫步湖畔。晚风送来雪山的清凉,吹得经幡簌簌作响。昼与夜此刻在这里交替,让天地为之绚烂起来。

这里是扎日南木措,这里是世界屋脊,这里是西藏。

阿里地区噶尔县“康乐新居”易地扶贫搬迁点,嬉闹玩耍的孩子们。光明日报记者刘宇航摄

阿里地区噶尔县“康乐新居”易地扶贫搬迁点,嬉闹玩耍的孩子们。光明日报记者刘宇航摄

西藏是动态的。一山见四季,十里不同天。看远方,或艳阳高照、黄沙漫天,或风雷激荡、雨雪霏霏,或云开雨霁、金光万丈。看眼前,是撒欢的藏野驴、反刍的牦牛、跳跃的藏羚羊,还有那不时从自己“别墅”里探出头的兔鼠、飞奔一路烟尘绝的蜥蜴……灵动的西藏使人目不暇接。

沿着317国道在阿里地区驱车行进,不时可以见到野牦牛和藏野驴等珍稀野生动物。光明日报记者刘宇航摄

沿着317国道在阿里地区驱车行进,不时可以见到野牦牛和藏野驴等珍稀野生动物。光明日报记者刘宇航摄

西藏又显出静态。高原的风吹拂了千万年,拂过亿万年来静默矗立的雄伟峰群,吹皱镜子般圣洁的深蓝色湖面,吹过文成公主传授耕织的田地、古格王国轮回的庙宇,吹进群众易地扶贫搬迁的小楼新居。物换星移间,这片土地沉默不语,只有千年禅唱依旧,静默的西藏让人一眼万年。

昌都市洛隆县青稞种植基地旁欢笑的藏族同胞。洛隆县有着“藏东粮仓”的美誉,盛产优质青稞。光明日报记者方曲韵摄

昌都市洛隆县青稞种植基地旁欢笑的藏族同胞。洛隆县有着“藏东粮仓”的美誉,盛产优质青稞。光明日报记者方曲韵摄

日月阔步天宇,江河行经大地,层云锦织万里,暮雪洒满千山。自然之力给了这块土地格外的恩宠。湖与天一色,云与山共白,神秘圣洁、庄严虔诚,将西藏汇成一首诗。

位于拉萨市西北部的拉鲁湿地景观。光明日报记者张蕾摄

位于拉萨市西北部的拉鲁湿地景观。光明日报记者张蕾摄

如今,这片蒙自然眷顾的土地,正迎来千年巨变。

牧民们走出毡房,搬进新居;小伙子放下缰绳,握起方向盘;姑娘们坐在办公桌前,熟练操作起电脑;年轻人打开手机,惬意点着外卖。高原小城绿树成荫,风沙掩门成为过往;输电铁塔串联起群山诸峰,再难听到柴油机发电的轰鸣;盐羊古道的荒草还在枯荣着千年风霜,一条条天路早已纵横雪域高原……当“电子商务生活,打造优质时代”的广告语爬上高原边境小镇的砖墙,现代文明的各种元素,正巧妙融合到千百年来的生活习惯中。

林芝市工布江达县,准备出门走亲戚的藏民在自己家的汽车里。如今小汽车已进入西藏广大城乡居民家中。光明日报记者郭红松摄

林芝市工布江达县,准备出门走亲戚的藏民在自己家的汽车里。如今小汽车已进入西藏广大城乡居民家中。光明日报记者郭红松摄

这片古老高原上的人们,也在适应着各自的新角色。居无定所的放牧人,成为用脚步丈量祖国边境的巡边队员;弃掉猎枪的猎户,成为奔驰在无人区的自然保护区管护员;连草与菜都分不清的打工仔,成长为在4800米海拔种瓜种菜的高原新农民;求学归来的年轻人,变身为家乡直播带货的网红主播……

那么亘古不变 那么日新月异

日喀则市萨嘎县昌果乡,护边联防队集结出发。由75名当地牧民群众组成的护边联防队,与昌果边境派出所的民警一起,栉风沐雨守护在高原草场,披星戴月跋涉在雪域深谷,默默坚守在雪域边防线上。光明日报记者刘宇航摄

一切都是那么亘古不变,一切又是那么日新月异。

在这里,时间仿佛一首悠悠唱响的歌,新时代里跳动着的音符,镌刻着这代人在变与不变里的生活印记。

山南市隆子县聂雄标准化奶牛养殖基地。光明日报记者郭红松摄

山南市隆子县聂雄标准化奶牛养殖基地。光明日报记者郭红松摄

那曲市聂荣县色庆乡多种经营合作社工人正在劳作。光明日报记者刘江伟摄

那曲市聂荣县色庆乡多种经营合作社工人正在劳作。光明日报记者刘江伟摄

日喀则市谢通门县一见则喜生物科技示范园内,金耳出菇室的工人正在工作。光明日报记者章文摄

日喀则市谢通门县一见则喜生物科技示范园内,金耳出菇室的工人正在工作。光明日报记者章文摄

林芝市米林县,打篮球的藏族青少年。光明日报记者郭红松摄

林芝市米林县,打篮球的藏族青少年。光明日报记者郭红松摄

一如镜头记录下的这山、这水、这小城,还有小城里孩子们的一张张笑脸。

《光明日报》( 2020年08月30日 09版)

[责编:董大正]

预算管理改革再上台阶 斩断“穷根” 笑迎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