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日本记者抱怨在中国被“软禁”?先别急着下结论

原标题:日本记者抱怨在中国被“软禁”?先别急着下结论

►文观察者网鞠峰

日本《西日本新闻》的中国总局长坂本信博,日前“新官上任”北京。他将自己8月从东京前往大连并在当地隔离两周的经历,写成“特别报道”,在报上连载。

报道此前引起了中国方面的兴趣,人民日报等媒体纷纷转载。截至今日(28日),系列报道已经连载完毕。难能可贵的是,坂本信博带着一双好奇的眼睛,他对于中国边检海关及隔离点的观察细致入微。通过他轻松、平实的文字,我们一下子注意到那些,在我们看来稀松平常的“中国式”“抗疫”举措,这些在这个外国人眼中非常奇特。

观察者网注意到,由于中国工作人员需要依靠翻译软件与日本的隔离者沟通,难免可能会产生误会,例如将“警察24小时巡逻”翻译成了“警察24小时监视”。必须指出,由于对大规模、有秩序的隔离举措缺乏了解,坂本难免一开始带着“预设的立场”,将隔离想象成“软禁”,但是在真正与隔离点的工作人员打交道之后,坂本被深深感动,最后对中国医护人员产生了由衷的敬佩以及好感。

观察者网此前编译了系列报道的第1、2篇,也被坂本本人注意到,并在推特转发。观察者网将余下报道编译如下,文章尽可能保留坂本信博的文风,并采用记者的第一人称。

截自坂本信博推特

截自坂本信博推特

一趟“神秘的旅途”,大叔感叹:日本真的没问题吗……

14天的隔离生活开始了。一开始,我最关心的是,我到底要被带到哪儿去啊。隔离点没有公开,我问了(工作人员)也没告诉我。

入国审查结束后,我被带到机场内的某个窗口,工作人员首先询问了我的国籍。会说日语的政府人员告诉我,似乎是想把日本人集中在一处隔离。

就算带着家人,成年人原则上来说也是一人一间。但是,如果提前和日本驻中国的使馆商量过的话,似乎可以安排入住那种互相之间可以“串门”的房间。

登记好联系方式后,等着被叫到名字,然后工作人员把我带上了公车。乘客座与驾驶座之间,围着一圈塑料膜。室外温度是29度,车内有些闷热,但为了防止感染,空调与窗户都没有打开,跟蒸桑拿似的。

似乎是为了防止境外输入,一个60多岁的日本男性也跟我坐同一车。他嘟囔着:“日本政府的(‘抗疫’)措施真的没问题吗?我感觉从危险的地方来到了安全的地方。”

日本记者抱怨在中国被“软禁”?先别急着下结论

坐上车后,也没人告诉我目的地,简直是一趟“神秘的旅途”(ミステリーツアー)。大概30分钟后,车在某海边的度假宾馆停下了。

“只有现在能尽情呼吸外面的空气了吧,”车上乘客们一边攀谈着,一边深呼吸。

在进入宾馆前,穿着防护服的医疗人员给我们发了体温计,让我们注册微信,加入微信群。

酒店前台,贴着各种各样的隔离中的注意事项。工作人员穿着防护服 8月11日辽宁省大连市

酒店前台,贴着各种各样的隔离中的注意事项。工作人员穿着防护服 8月11日辽宁省大连市

隔离者全部注册了微信,我们必须每天早上、下午各一次(在群里)上传体温检测结果,各种联络均是在群里进行。无需多说,前提是所有人都有智能手机。我真切感受到了中国智能手机的普及率之高。

此后,我们在(酒店)前台支付了14天的住宿费、餐饮费用,一共7000元人民币(10万7千日元),算下来每天500元。

在我正要前往房间时,前台工作人员对我说,“在没有指示之前,不要离开房间。警察24小时巡逻。如果被发现了(离开房间)隔离时间会加长。”人生中第一次“软禁生活”就这么开始了。

隔离点微信群的消息(注:文章中提到工作人员用翻译软件给日本人传达信息,因此将“警察巡逻”翻译成了“监视”)

隔离点微信群的消息(注:文章中提到工作人员用翻译软件给日本人传达信息,因此将“警察巡逻”翻译成了“监视”)

房间地板喷了厚厚一层消毒液,3天才干

宾馆入口处贴着“污染区”的纸张,大理石的走廊喷了很多消毒液,几乎要让脚底打滑。电梯里配备着按楼层用的一次性纸巾。同样是“防止输入”,跟出发前日在东京成田机场驻的宾馆是另一种感受。

进了房间也是一样(惊讶)。地板上喷了巨厚一层消毒液,甚至让我担心“这不会漏水吗”。3天后,地板才彻底干燥下来。

我的隔离客房。浴巾等都是两套,有24瓶500毫升的瓶装水,房间里放着除虫剂等用品

我的隔离客房。浴巾等都是两套,有24瓶500毫升的瓶装水,房间里放着除虫剂等用品

房间里配有24瓶500毫升的饮用水,驱虫液,毛巾等用具是两组。隔离期间,自己的衣服、包括毛巾当然都要自己洗。后悔没带洗衣剂、挂衣绳之类的东西。

各个房间里配备的垃圾袋上,印着“医疗废物包装袋”、“警告!感染性废物”的字样。我再次认识到了这个事实——现在的时间点,包括我自己在内的外来者,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种“危险的存在”。

隔离期间,必须在微信群里汇报体温,要直接发送体温计的照片。如果有人汇报迟了,会有“请按时报告体温,否则将延长隔离时间”的警告。

第一天隔离的傍晚,房间里的铃响了,还有人敲门。门口传来“请不要马上开门”的声音。过了一会,我再开门,门口的台子上放着盒饭。在走廊另一头,我看到推着车子、在喷了消毒液的湿滑地面行走的工作人员的背影。

我一边感谢着“不可或缺的工作人员”(エッセンシャルワーカー),一边吃着配餐,里面有猪肉炒莲藕、芹菜炒豆皮、水煮花生、炒青菜等。蔬菜真多,我对中国料理的印象改变了。早饭基本是粥、肉包子、花卷,水果也有。

坂本在推特晒的隔离点配餐

坂本在推特晒的隔离点配餐

我还在微信群里额外追加了菜和喝的,还有零食等等。前台人员使用翻译软件,给我回复着不那么地道的日语,但他们回微信的速度很快,各种应对也很快。

14天孤独的“软禁生活”。但是,我不止一次地感受到那些工作人员的存在,他们冒着被感染的风险、在现场一丝不苟地工作着。

“祝您工作顺利!”隔离结束啦,我对中国的工作人员产生了好感

日本记者抱怨在中国被“软禁”?先别急着下结论

我以为在宾馆隔离谁也见不到呢,结果收到了“做抗体检测,收费”的微信群消息,穿着防护服的两位女性来收钱了。

隔离第4天,早上8点,宾馆的庭院被“禁止通行”的帷幕给隔出,我们就在这检查。久违地出门了。夏日阳光有些炫目,天空蓝得让我眼睛发痛。我们这些一起隔离的日本人,之前只能通过微信群联络,现在终于碰面了,虽然戴着口罩。大家排队等待采血时,聊得很嗨。

采血工作人员在大热天穿着防护服

采血工作人员在大热天穿着防护服

最高气温30度。那天,我们58个检测对象大多穿着短袖短裤,着装很清凉,但两位医疗人员穿着白色防护服、戴着护目镜。汗湿透了他们的树脂手套。(采血持续了)约一个半小时,我对专心工作的他们很钦佩。女性的护士去询问了带着小孩的隔离者,安慰着因为注射而哭闹的孩子。国家不同、政体也不同,但人还是一样的温暖。

日本记者抱怨在中国被“软禁”?先别急着下结论

隔离第11天,我接受了入境以来的第二次核酸检测。顺便一提检测费用,抗体检测142元,核酸检测95元。各种检查结果的报告在隔离结束后发给我们,记者们都是阴性。

到了隔离第15天的早晨。医护人员发来了消息,“今天隔离正式解除。感谢你们14天亲切的态度,祝你们工作顺利。”“全体工作人员祝贺你们隔离解除。”

在前台,我拿到了在中国旅行必须的隔离解除证明书。怎么搞的,有种拿到毕业证书的感觉。

日本记者抱怨在中国被“软禁”?先别急着下结论

隔离期间,我读了有关中国的书,学了汉语,写写稿子。这段时间,我熟悉了这里的气候呀、饮食生活、通讯环境,这是我在中国的工作与生活的“软着陆”,对我来说是很有收获的一段时光。隔离的地区、设施也很好,但对我来说,因为那些热心的工作人员,我对中国人的印象变好了。

我在想,日本的政府、宾馆,是如何接待在日本隔离的外国人的呢?如若不是新冠疫情,今年夏天,东京奥运·残奥会会让日本沸腾吧,肯定能让世界体会到东京的热情。我希望有更多的外国人,在进入日本14天后,也能爱上日本。

(完坂本信博于大连)

责任编辑:刘德宾 SN222

相关阅读:
民生实事人大代表票决制明年在各区推开 我市9月起实施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