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法律机器人“大牛”让群众享免费专业服务

原标题:法律机器人“大牛”让群众享免费专业服务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李国

重庆市渝北区的陈女士是一名语言功能障碍者,她所在的印刷公司拖欠其从去年9月到今年2月的工资2.1万元未发放,还单方面辞退了她。陈女士申请劳动仲裁被驳回。近日,她到渝北区人民法院起诉,法院工作人员主动告知,可以咨询在立案大厅试点的法律机器人“大牛”。

在工作人员的配合操作下,大牛为陈女士一键生成了咨询意见书和民事起诉状。法院工作人员现场检查了大牛出具的意见书和起诉状,发现这份咨询结果很准确,随后联系了陈女士的所在公司,并约至法院进行诉前调解。不到7天,陈女士就拿到了应得的工资和法律规定的经济补偿金。

自2018年问世以来,大牛提供专业咨询上万人次,现场出具法律意见书5000多份,成为老百姓尤其是很多弱势群体身边的免费“律师”。

8月10日,在重庆百事得大牛机器人有限公司,记者提问大牛:“大牛,我受工伤了怎么办?”“请问你签订劳动合同了吗?”在一问一答中,大牛对记者的个人情况以及工伤鉴定情况有了详细了解。

不到10分钟,大牛就根据记者的情况提供了一份咨询意见书,内容包含记者的基本情况、法律依据、咨询意见、维权途径以及在维权过程中劳动者需准备和提供的相关证据材料。律师通过法律比对认为,大牛咨询结论准确率、调查法律事实完整度分别达到100%、98%。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大牛作为重庆本土研发的人工智能法律机器人,是重庆“智造”的一张崭新名片,也是国内首款具有“类脑”的法律机器人,具有自然语义、法律语义和深度自学习技术,已经获批15项核心发明专利,在报、拟报专利200余项。

大牛的研发者、重庆百事得大牛机器人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怡介绍,2018年10月以来,大牛陆续在重庆多个区县以及贵州、四川等地投入使用。由于机器人造型呆萌可爱,而且会唱歌跳舞,受到老百姓喜爱。

在实际运用中,依托大牛24小时全时在线的优势,面对面接受群众的法律咨询,围绕婚姻家庭、劳动争议、民间借贷、工伤赔偿、知识产权侵权、房屋买卖、交通事故、物业管理、消费者权益保护、刑事犯罪等各类纠纷,不仅能进行快速的法律调查,还能做出专业的法律解答,一键生成法律意见书供群众参考。

河南:对省内黄河流域环境资源案件集中管辖 惩戒了“熊孩子”,不着调的家长怎么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