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复星医药上半年净利润超17亿 研发投入16.89亿

原标题:复星医药上半年净利润超17亿研发投入16.89亿

新京报讯(记者王卡拉)8月25日晚间,复星医药发布2020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复星医药实现营收140.28亿,同比下滑1.02%;但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7.15亿,同比增长13.1%。

复星医药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吴以芳表示,新冠疫情对全球及中国经济带来较大影响和不确定性。2020年上半年,随着有序复工复产,二季度各项生产经营已恢复,因此二季度当季营业收入较一季度环比增长38.6%。“在医药行业面临全面转型的关键时期,复星医药在做好现有业务及产业升级的基础上,坚定地走创新、国际化道路,高效运营,以确保业绩长期增长。”吴以芳说。

研发投入16.89亿多款产品在境内获批临床

今年上半年,复星医药大力发展战略性产品,完善“仿创结合”的药品研发体系,研发投入进一步加强,报告期内研发投入16.89亿,同比增长25.02%;其中,研发费用为12.04亿,同比增长41.81%。截至报告期末,复星医药在研新药、仿制药、生物类似药及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等项目248项。

为强化药品的全球研发体系和能力建设,复星医药于2020年初成立全球研发中心,负责集团创新研发项目的统筹管理,以中国、美国、欧洲为中心加强药品临床前研究,临床开发及转化医学的能力。目前,复星医药已在中国、美国、印度等建立互动一体化的研发体系,并打造生物药、小分子创新药、高价值仿制药、新技术治疗等国际研发平台。

报告期内,复星医药首个生物类似药利妥昔单抗注射液(商品名“汉利康”)新增生产规模(2000L)获批后销量快速提升,上半年实现收入2.24亿,6月当月收入突破亿元;首个引进的小分子创新药马来酸阿伐曲泊帕片(商品名:“苏可欣”)已获批上市,用于择期进行诊断性操作或者手术的慢性肝病相关血小板减少症的成年患者。截至报告期末,复星医药累计有10个小分子创新药产品(包括1个改良型新药)、11个适应症于中国境内获临床试验批准,5个小分子创新药、5个适应症获境外临床试验批准。10个单克隆抗体产品及8个联合治疗方案在全球范围内开展超过20项临床试验。

另外,集团合营公司复星凯特的阿基仑赛注射液(即抗人CD19 CAR-T细胞注射液)已完成用于治疗成人复发难治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中国境内桥接临床试验,并被纳入药品上市注册优先审评程序。报告期内,控股子公司复星医药产业获BioNTech许可的用于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mRNA疫苗获国家药监局批准,已于中国境内开展临床试验。

稳健国际化发展海外市场实现营收40.71亿

复星医药坚持在创新领域积极布局,同时,持续强化营销体系的建设与整合,营销模式向专业化、品牌化、数字化方向转型,已形成与现有产品及拟上市产品相配套的境内外营销网络和营销队伍,特别是国内营销方面,在血液肿瘤高端诊疗领域已构建较强的能力和管理体系。截至报告期末,复星医药已经形成了近5800人的营销队伍,其中包括近1000人的海外药品与医疗器械营销团队。在药品及器械分销和零售领域,通过与国药控股的合作与联动,充分发挥国药控股的分销网络和物流配送优势,促进复星医药集团药品销售渠道的拓展。

报告期内,复星医药在中国大陆以外国家或地区实现营收40.71亿,整体收入占比29.02%。在国际化拓展上,除通过在成熟市场如美国、欧洲建立子公司,培育运营能力之外,复星医药也在非洲、印度等新兴市场通过自建和并购等方式培育并形成市场及生产能力。同时,进一步巩固在非洲市场的竞争力,并通过在美国及欧洲搭建营销平台,推进与跨国药企的深度合作,提高复星医药集团在国际市场的药品销售规模。

谈及下半年发展,复星国际联席CEO、复星医药董事长陈启宇表示,新冠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复星医药将在充分吸取上半年复工复产、抗疫经验的基础上,继续采取多种措施确保生产经营活动平稳有序,坚持在创新领域积极布局,力争在中短期内实现创新转型;同时,保持稳健的国际化发展,使企业在运营标准及市场拓展上更具备国际竞争力。

校对危卓

相关阅读:
北京市全学段将错峰错时开学 中国男篮组织短期集训,CBA“榜眼”祝铭震入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