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外部压力冲击下,长三角如何成为中国“开路先锋”?
习近平总书记在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指出,长三角要勇当我国科技和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不仅要提供优质产品,更要提供高水平科技供给,支撑全国高质量发展。
“开路先锋”,道出的是长三角在当下的特殊使命,也是一直以来的优势所在。长三角的“双一流”高校数量在全国占四分之一,每年申请的有效专利占全国三分之一。《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实施一年多来,长三角地区总体R&D投入强度同比增长3.6%,2018年长三角每万人拥有R&D人员60.06人年,长三角科创板上市企业数量达58家占全国的45%……正是密集的创新资源和强大的创新动力,使长三角得以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并涌现出一大批具有开创性、前瞻性、示范性的创新成果及发展模式。
眼下,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加速演变,我国面临的外部冲击和转型压力日益显著。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打造未来发展新优势,是摆在全国面前的紧要课题。长三角一体化作为一步“先手棋”,无疑要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上有更多建树,牢牢把握创新主动权,用创新的方式率先突围。而作为“开路先锋”,愈是在关键领域、前沿领域、难点领域和“无人区”,长三角愈是要敢于试水探路,为全国探明方向、创造经验。
当好“开路先锋”,必须紧扣“更高质量一体化”这个核心要求,特别是在协同创新上做文章。
今年以来,中央多次强调要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加强科技创新和技术攻关,强化关键环节、关键领域、关键产品保障能力。新型举国体制之“新”,显然不在简单的大包大揽,而在于通过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科技创新制度安排,密切各方协同、盘活创新要素,寻求更为顺畅高效、更能聚焦发力、更易激发活力的科技创新组织方式,实现关键领域关键环节的攻坚突破。
而长三角推进“一体化”的重要内涵,恰是发挥特殊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制度优势,用充分高效的协同产生联动效应,成倍释放整个区域的创新潜能。
《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到2025年,要基本形成科创产业融合发展体系和区域协同创新体系,成为全国重要创新策源地,并形成若干世界级产业集群。当前的重要任务,正是进一步梳理盘活区域内的创新要素和资源,整合一市三省的优势力量,打破堵点、畅通循环、协同发力,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尽早取得突破,并充分利用长三角已有的大平台、大市场,加大成果转化力度,为经济发展持续培育新动能。
与此同时,在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过程中,长三角亦需主动发挥关键枢纽节点的作用,构建更大的平台,链接全国乃至全球的创新要素资源,推动更大范围内的开放协同创新。而在其中,上海作为长三角的“龙头”,作为理想中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和双循环的“战略链接”,无疑应当发挥更大的牵引作用。
今年是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形成基本框架之年,上海也已明确要打造全球学术新思想、科学新发现、技术新发明、产业新方向、发展新理念的重要策源地。目标能否如愿,很大程度上就看能否带动长三角、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的协同创新,在强化节点能级的同时织密创新之网,打造强劲活跃的创新增长极。
责任编辑:范斯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