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稳就业进行时:“就业困难户”变身“工薪族”

原标题:稳就业进行时:“就业困难户”变身“工薪族”

福州政企协力盘活公益资源,为就业兜底提供支撑

【稳就业进行时】“就业困难户”变身“工薪族”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李润钊郑玉

“劳动合同到期后,公司决定不再续签。”今年3月底的一场对话,让46岁的商场文员刘静的心情跌到了谷底。“好不容易等来了复工,没想到竟等来了失业的消息。”

家住福州市台江区长汀社区的刘静,父母已年过古稀,失业后家庭正常开支成了问题。找工作是摆在刘静面前唯一的出路,但从仓库保管员到商场销售员再到酒店服务员,她在网上投了十几份简历,都石沉大海。

年龄大、没有技术、缺少文凭……眼下,像刘静这样的“4050”失业人员大多面临着相同的困境。如何帮助他们走出低谷、找到出路,是当地多年来尤其是疫情防控下保就业的重要考量。

公益性岗位年年增,覆盖面越来越广

为助力像刘静这样的“就业困难户”就业,早在2002年,福州就探索开发了交通协管员、市容协管员等公益性岗位,通过发放工资补贴、社保补贴等方式,安置就业困难人员,解决再就业难题。

近年来,随着社会管理网格化进程的推进和公共管理服务的下沉,就业和劳动保障、流动人口管理、民政事务管理也纳入公益性岗位开发范围。福州市人社局有关负责人介绍,2015年至今,福州市累计开发的公益性岗位达到2223个,安置就业困难人员超过2500人,公益性岗位补贴和社保补贴累计发放1.1亿元。

这些公益性岗位,成了疫情下刘静等“就业困难户”的定心丸。

8月4日下午,记者在福州台江区福祥社区服务工作站里见到了刘静。她告诉记者:“4月到社区申请失业证时,长汀社区的劳动保障协理员向我推荐了公益性岗位,通过面试我最终成了福祥社区的劳动保障协理员,现在月收入2900元。”

办失业证、查询社保缴纳情况、为“4050”人员申领社保补贴、为退休人员办理认证……这是刘静现在所要负责的业务,“为就业困难群体服务时,我对他们的境况感同身受,也更能尽心服务好!”

按规定,公益性岗位一般聘期3年。为让兜底保障网更结实,今年6月,福州市发布进一步做好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公益性岗位补贴的期限,对距离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人员,可以延长至退休。“这意味着,我干满3年后不用再找工作,可以直接干到退休了。”刘静高兴地说。

疫情期间,福州共安置像刘静这样的就业困难人员1614人,发放公益性岗位补贴和社保补贴1596万元,全面实施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

从公益性岗位中受益的,不仅是像刘静这样的“城里人”。福州还出资在乡村就近就地开发公益性岗位,让建档立卡贫困户有机会在家门口成为“工薪族”。目前,福州在乡村就近就地开发的乡村保洁员、生态管护员、保安员、自来水管护员等公益性岗位1150个。

引导重点企业“救急难”,共克疫情难关

疫情期间,为扩大公益岗位覆盖面,困难企业成为福州开发公益岗位的“新蓝海”。

“今年受疫情影响,公司的订单减少、生产线工时缩短,你们参加临时性公益岗位,每月可拿到1700多元”“染织的自动化水平较高,我们公司以色纱的研发生产为主”……日前,在福清市洪良染织公司车间里,公司培训教练正在给新入职的就业困难人员雷芳讲解薪资标准和染织技术要领。

雷芳拿着本子记,还时不时用手机拍下教练演示的动作。为了让雷芳这样的零基础人员尽快担当生产岗位,福州推行“一对一传帮带”机制,为就业困难群体在车间里配备老师,加速提升岗位技能水平。

近来,福州将公益性岗位开发思路由“兜底线”拓展到“救急难”,改变以往公益性岗位由政府主导开发的思路,率先出台在重点企业开发临时性公益性岗位的就业政策,鼓励引导企业开发临时性公益岗位,安置企业周边的临时就业困难对象,并由政府给予岗位补贴。

福州市劳动就业中心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我们将受疫情影响较大的重点行业、重点企业作为临时公益性岗位开发试点企业,开发了一批保安、物流仓储、厂区及宿舍保洁等后勤保障类的临时性公益岗位,以6个月为期限,参照福州市最低工资标准发放岗位补贴。”

目前,仅福清市捷星显示、连江县茶花家居、长乐区凯邦锦纶等30多家企业就开发出临时性公益性岗位1000多个,已有605名就业困难职工入职上岗。

相关阅读:
江西城镇新增就业28.3万人 假期托管班,怎么办才够“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