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小蓝莓”撬动林区转型“大文章”
新华社哈尔滨8月20日电题:“小蓝莓”撬动林区转型“大文章”
新华社记者孙英威、王建、王松
走进苇河林业局有限公司平林林场一块蓝莓种植基地,尽管已过采摘期,但蓝莓树枝上仍零星挂着果实。“今年是个丰收年,一亩地的产量在2000多斤。”基地负责人孙立武说,“蓝莓主要销往哈尔滨、大庆等城市,都是订单模式,每斤价格15元,不愁卖。”
蓝莓富含多种有益于人体健康的营养成分,被称为“浆果之王”。作为国有森工企业,苇河林业局有限公司一度以木材采伐为主业。随着国有林区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以及重点国有林区管理体制改革启动,苇河林业局有限公司开始以市场为导向加快产业转型。
孙立武曾是黑龙江省绥化市一家房地产企业负责人。在拥有了一定资金积累后,他于2003年毅然“转型”种植业,开始在黑龙江省内选择合适地点试种红树莓、蓝莓等品种。
最初,孙立武从外省引进一些蓝莓品种,但移植到黑龙江后一到冬天就冻死了。一次次失败后,他开始自己选育苗木,经过对比试验,最终选育出适合黑龙江种植的蓝莓品种。2016年,他开始在苇河林业局有限公司大面积种植,今年种植面积达到了1000亩。
与此同时,苇河林业局有限公司近年来也在大力发展特色经济林,以增加职工收入为目标,整合优势资源,调整产业结构,扩大产业规模,加快林区产业由传统型向特色型、高效型方向转变。
如今,孙立武已成为当地蓝莓苗木繁育、种植的“行家”,除了种植、销售蓝莓及苗木外,还带动了当地林场职工种植蓝莓和灵活就业。这几年,每年都有林场职工前来购买蓝莓苗木,种植规模不断扩大。
“最多时,我们一天雇用300多人采摘蓝莓,一人一天如果能采摘100斤,就能挣到约200元。”孙立武说,下一步筹划成立一个蓝莓种植合作社,带动更多林场职工增收致富。
今年,苇河林业局有限公司的蓝莓种植面积已达2000多亩,均处在盛果期,亩产值可达3万元。“发展特色经济林,不仅能加快林区产业转型,还能增加林场职工收入,实现生态、经济、社会同步发展。”平林林场场长董仁刚说,林区肥沃的土壤、适宜的气候非常适合浆果、坚果种植,能够加快实现产业规模化。
建立起蓝莓种植基地,带动了当地采摘旅游。董仁刚说,平林林场地处浅山区,一条通场公路贯穿而过。每到蓝莓采摘期,平林林场和附近西平林场的蓝莓种植基地便会涌来许多游客,亲身体验蓝莓的采摘乐趣。
围绕林区产业转型和绿色发展,苇河林业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图说,下一步企业将面向市场,在现有基础上不断壮大蓝莓等特色产业发展规模,切实让林区职工停伐后有产业、有就业、有收入,努力形成特色产业良性发展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