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流浪地球》登陆北影节展映 吴京领衔展现硬科幻的“软”胜利

原标题:《流浪地球》登陆北影节展映吴京领衔展现硬科幻的“软”胜利

伴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内地迎来了影院复工,首批复映片单中汇集了国内外众多经典电影,其中就包括内地总票房排行第三的《流浪地球》这部从上映起就好评不断、热度不减的国产科幻大作。

-流浪地球-

《流浪地球》登陆北影节展映吴京领衔展现硬科幻的“软”胜利

电影中末世的景象持续了近两个小时,但纵然眼前一片颓败严寒,观众揪起来的心却始终是暖的。这份暖,来源于电影的质量上乘,让观众看到国产工业大片又一座高峰;这份暖,更来源于电影情感的触动,在韩子昂(吴孟达饰)、王磊(李光洁饰)、刘培强(吴京饰)等人做出抉择时,观众禁不住为之动容,在心中泛起波澜,久久不能平息,复映之后,热度依旧。

《流浪地球》登陆北影节展映吴京领衔展现硬科幻的“软”胜利

这部曾入围第九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天坛奖”并荣获最佳视觉效果奖的佳作,也将参与第十届北影节线上影展“天坛奖精粹”单元,再一次为影迷带来视觉和心灵上的颤动。

-本土硬科幻-

《流浪地球》公映后的口碑、票房一路走高,各方赞美之词层出不穷——“中国首部硬科幻电影”“中国科幻电影元年”等等,好像都离不开它对内地科幻电影的意义。

为了实现《流浪地球》的硬科幻属性,电影从内在和外在两个方面做到了自己的极致:故事的“硬”和制作水平的“硬”。

毫无疑问《流浪地球》的原著小说,算得上是硬科幻作品,但当改编成电影,它仍需要“落地”改良成一部适合电影呈现的故事剧本。导演郭帆同编剧们为此着实下了一番苦功。为了剧情的自恰,他们编写了《流浪地球》的百年“编年史”(1977年至2075年)。对此郭帆这样说:“编剧们预设了前面所有的铺垫,以便在讲故事的时候可以截取之前任何一个单点进来,令逻辑自洽。”同时,为了科幻与现实的尽可能“接轨”,在筹备之初,电影剧组就和中科院的院士们开会交流,解决问题。

《流浪地球》登陆北影节展映吴京领衔展现硬科幻的“软”胜利

至于制作水平的“硬”,相信看过的观众,都很清楚电影呈现的水准。全片2003个特效镜头,每个镜头最少改动几十版,上海陆家嘴标志建筑物崩坍的场面修改最多,达251次。而这背后还有3000张概念设计图、8000张分镜头画稿、10000件道具制作、100000延展平米实景搭建……是种种海量的筹备工作,才最终让这部当初不被看好的“小破球”一飞冲天。

《流浪地球》登陆北影节展映吴京领衔展现硬科幻的“软”胜利

当然除了故事处理和制作水平够“硬”外,《流浪地球》展现的思维思考方式,亦是它能够成功的关键。

就像《复仇者联盟》讲述的是美国的超级英雄故事一样,《流浪地球》的故事独属于中国,它的内核是“中国心”。

曾经,美国电影特效龙头工业光魔的有关人员听过这个故事后,有两点让他们特别震惊(兴奋又好奇),一是带着地球一起跑路,二是150万人拯救全球坏了一半的行星发动机。我们可以想象假如《流浪地球》换作美国人来讲,会是怎样的故事,也许人类最终会求生成功,但代价可能是舍弃了地球。也许最终是一位英雄或者是一小队英雄,拯救了地球。但我们的《流浪地球》不是。

《流浪地球》登陆北影节展映吴京领衔展现硬科幻的“软”胜利

记不记得那个震撼的场景:无数车辆瞬间扭转车头,拾起希望,回去再度拯救地球。记不记得主角一行人最终能点燃发动机,靠的不仅是他们自己的力量,也有其他五湖四海的同僚。我们在观看的时候,可能并不会察觉这故事的“中国思维”,但也确实只有中国人才会如此讲故事。

不怪乎郭帆说:“哎,他们(美国人)想不到的,就是中国科幻的点。”

《流浪地球》登陆北影节展映吴京领衔展现硬科幻的“软”胜利

-情感“软”胜利-

虽然背靠刘慈欣先生的国民 IP,但是《流浪地球》的成功更是得益于它不够科幻,甚至太过浪漫,以共情取胜。

试想一下,如果《速度与激情》系列的重点只是赛车,观众只有赛车迷,漫威的超级英雄电影只是延续着漫画一模一样的套路,观众只有原版漫画的粉丝,那么它们都不可能成为全球卖座的爆款。

而《流浪地球》超过 46亿的票房成绩,豆瓣标记超过 155万人次,并有 32.5%的五星和 38.2%的四星好评。这些成绩,当然有刘慈欣先生对科幻迷的影响,但相信更多的人并不算科幻迷,甚至在观影前根本没有看过原著。

《流浪地球》登陆北影节展映吴京领衔展现硬科幻的“软”胜利

说到底,无论是硬科幻或软科幻,所有的科幻,都来源于人的想象,也都服务于人的想象。当人们对现世不满足,不满足于现有的认知,便有了《海底两万里》瑰丽的海中奇景;不满足于生活的现状,便有了超级英雄来拯救,有美国队长所展现的“American Dream”;当人们对现世有担忧,对地球环境、资源的担忧,因此有了《人类清除计划》,有了《复联 3》中灭霸集齐五颗宝石,企图消灭一半人类的剧情;因为对科技冲击伦理的担忧,产生了《普罗米修斯》、《银翼杀手》等,讲述克隆人影响人类命运的作品,也产生了《沉睡的人鱼之家》,探讨倘若科技能让肢体脱离大脑运动,那么脑死亡究竟是否算作死亡的命题。所有成功的科幻,其实满足的都是人们现世内心的欲求。硬科幻的优势,源于它有科技知识的基础,进而有相对扎实的理论推演和逻辑解构,可以令观众更易代入情景、信服并接受。

《流浪地球》中,所有的设定、背景、过程、包括电影中木星特写、末世景象,这些高水准的视觉特效,其实都是在帮助观众更好的融入情景,并最终达成情感上的共鸣。

《流浪地球》登陆北影节展映吴京领衔展现硬科幻的“软”胜利

也许观影后,没有人会记清点燃木星的具体步骤,也没有人会记清救援队南下赤道的具体路线。但我们都会记得韩朵朵在呼唤救援时,那一句也许不合时宜的“希望,是我们这个年代像钻石一样珍贵的东西”,我们都会记得在最后关头,刘培强选择牺牲自己与空间站中所有的数据去拯救地球的决然,我们也都会记得联合政府给刘培强的回复——“无论最终结果将人类历史导向何处,我们决定选择希望。”

而“希望”,不仅是在那个行将毁灭的年代,也是在我们此时此刻生存的年代,最珍贵、最有力量的东西。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可以在影院和北影节线上影展中观看《流浪地球》,这份“希望”更是弥足珍贵。

相关阅读:
四川遂宁警方通报:18岁男子行凶后到公安机关投案 已被刑拘 2020《播表》新苗杯启动 创高中生专业赛事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