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构建城市“15分钟健身圈”、发展民族体育...云南向体育强省冲刺!

原标题:构建城市“15分钟健身圈”、发展民族体育...云南向体育强省冲刺!

来源:云南发布

近日

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了

《关于加快建设体育强省的意见》

到2050年

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高原特色体育强省

《意见》都有哪些内容

跟着小布往下看

总体目标

到2022年,建立与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体育发展新格局。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初步建立,群众健身意识和身体素质显著增强;体育运动项目布局科学,竞技水平稳步提高;高原特色体育社会化、产业化、智慧化体系进一步完善,体育文化交流不断深化,筑牢高原特色体育强省建设基础。

到2035年,系统完备、规范有效的现代体育制度体系基本建立,体育领域治理能力显著提升。全民健身活动更加便利普及,各项评价指标达到国家标准;竞技体育综合实力保持西部前列,核心优势项目处于全国领先水平;青少年体育服务体系更加健全,身体素质明显提升,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结构全面优化;体育产业做优做强,成为云南国民经济重要产业;体育文化繁荣发展,民族团结进步和睦邻友好合作基础更加扎实;体育对外交流更加活跃全面,成为服务和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推进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到2050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高原特色体育强省,人民健康水平明显提升,云南体育特色更加鲜明、优势更加突出、影响更加广泛,体育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未来几年

云南将如何建设体育强省?

小布为您画重点

实施“七彩云南全民健身工程”

落实《健康云南行动(2020—2030年)》,制定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标准,围绕“六个身边”便民利民惠民工程,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体育公共资源向基层倾斜,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提升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数字化、智慧化水平。

场地设施提质增效

将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各级政府考核体系和城乡规划工作协调内容,加大投入力度,推动体育基础设施由行政村向自然村延伸,构建城市“15分钟健身圈”、智慧体育社区和联通城乡的全民健身步道网络。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利用城市空置场所、地下空间、公园绿地、建筑屋顶、权属单位物业附属空间发展全民健身设施。结合美丽县城、美丽乡村建设,推进公共体育基础设施全覆盖,提升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完善公共体育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政策,促进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

完善全民健身组织网络

依托公共文化服务保障体系,推动全民健身工作机制延伸到城乡社区,构建纵向到城乡社区、横向联合各级各类体育社会组织的全民健身组织网络。强化老年人、残疾人、农民、职业人群、妇女等重点群体体育组织建设。健全全民健身志愿服务体系,鼓励运动员、教练员参与志愿服务,探索将符合条件的社会体育指导员纳入社会工作者序列。推进县、市、区科学健身指导站点提质升级,科学健身深入城乡社区,实现服务规范化、经常化。

杨峥摄

杨峥摄

开展全民健身活动

全面开展“七彩云南全民健身”特色品牌创建活动,促进群众经常性参加体育健身活动,提高有组织参加体育锻炼群众的数量。按照“一州市一品牌,一县区一特色”的原则,培育地方全民健身品牌活动(赛事)。按照国家有关等级标准和评定体系,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健身活动,推广普及广播体操、民族健身操(舞)等科学规范、亲民惠民的健身方式,促进全民健身常态化。广泛开展各级业余足球赛事活动。拓展陆地冰雪项目活动覆盖面,打造冰雪运动品牌,提升冰雪运动群众参与度。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提高体育社会组织提供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比例。开展群众性、国际化体育交流活动。

张成摄

张成摄

发展民族体育

丰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空间、展示平台和活动载体,推动民族传统体育大众化、精品化、市场化。建设民族传统体育基地,挖掘民族传统体育资源,普及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培养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人才。推动民族传统体育与旅游、文化等融合发展,助力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和健康休闲产业发展。定期举办全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支持举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赛事和活动。鼓励社会力量举办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比赛,探索推广社会化的赛事组织模式,逐步形成赛事、活动、产品等品牌支撑体系。扩大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全民健身中的比重和效益,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繁荣发展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和体育强省建设的重要力量。

云南省体育记者协会供图

云南省体育记者协会供图

建立完善云南特色竞技体育发展体系

着力发挥高原特色体育传统优势,以发展耐力、技能、小级别类项目为引领,做优做强竞走、长跑、马拉松、山地自行车等核心特色项目,持续打造皮划艇、体操、拳击、游泳等云南传统潜优势项目,大力发展足球、篮球、排球等普及性强的项目,构建优势集中、特色明显、资源互补、引领社会的高原特色竞技体育项目布局。

优化竞赛制度体系

推进赛事制度改革,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符合现代体育运动规律、与国际接轨的体育竞赛制度,构建符合云南实际、多部门合作、多主体共同参与的体育竞赛体系。细化体教融合制度安排,畅通和规范分级分类参赛通道,推动青少年U系列赛事和学校竞赛有机融合。深化全省运动会、全省青少年运动会改革创新。规范体育竞赛管理,支持单项体育协会等社会力量举办社会性体育赛事。

推进融合发展

推动体育与旅游、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聚集产业核心要素,打造完整产业链条。依托高原体育训练基地群,培育以昆明为核心的体育产业经济圈、“大滇西”体育旅游发展带和滇东北山地户外运动带等产业集聚区,打造高原体育训练与康复基地品牌,助力打造世界一流“健康生活目的地牌”。挖掘民族民间体育资源,打造民族体育产品创意、生产、销售、服务全产业链,做特少数民族体育产业。打造集体育赛事、体育消费、体育旅游、体育服务、全民健身为一体的云南高原特色体育产业综合体,推进体育产业市场化发展。

服务和融入国家体育外交

落实“一带一路”建设和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要求,发挥云南地缘区位优势,积极与周边国家开展人文体育交流活动。在上海合作组织、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孟中印缅经济走廊、澜沧江—湄公河合作等框架下,以开展国际体育品牌赛事活动为依托,丰富体育对外交往内涵,拓展体育交往空间,做“民心相通”的体育使者,促进人文交流及经贸合作。

打造体育项目国际品牌

持续扩大上合昆明马拉松、七彩云南格兰芬多国际自行车节、中国怒江皮划艇野水世界杯等品牌赛事的国际影响力,提升“一带一路·七彩云南”系列品牌赛事规模和品质,增强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国际体育赛事辐射力。

周灿摄

周灿摄

相关阅读:
台军防空导弹部队有多大实力?专家:听上去很“硬气”,其实已经“失分” 中国常驻日内瓦代表团发言人就人权高专办发言人涉港错误言论发表谈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