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内蒙古现两例鼠疫死亡病例!专家:零散病例,不具爆发可能
连日来,内蒙古发生的两例鼠疫死亡病例引发社会关注。3天时间,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达茂旗和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进入鼠疫防控Ⅲ级预警,超40人隔离医学观察。作为甲类传染病的鼠疫,有人担心,鼠疫是否会爆发?
8月10日,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党委书记、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传染病科教授卢洪洲向红星新闻记者明确表示:“目前病例属于零散病例,且从现有的鼠疫诊疗手段和流行病学调查机制来看,都不具备爆发鼠疫的可能。”
包头市3天现2例鼠疫死亡病例
两地进入鼠疫防控Ⅲ级预警,意味着什么?
自8月6日至8月8日,三天时间里,内蒙古已发生两起鼠疫死亡病例。
据内蒙古包头市卫健委8月6日对外发布的通报,2020年8月2日,包头市接到达茂旗卫生健康委报告,达茂旗石宝镇温都不令村委苏吉新村发生一例鼠疫死亡病例。依据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判定上述患者为肠型鼠疫,死亡原因为循环系统衰竭。
事情发生后,根据防控要求,当地已对9名密切接触者、26名密切接触者的接触人员按要求进行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此外,当地也对死者居住地苏吉新村也实行封锁隔离,划定大小隔离圈,全面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强化隔离对象健康监测,对隔离圈内所有人员进行健康监测和鼠疫核酸检测等工作,对死者住所及其周边农户居住场所每日进行全面消杀,并在苏吉新村及周边开展灭蚤灭鼠、环境卫生清洁整治。
8月8日,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卫健委8月8日也对外发布信息称,一名鼠疫患者于8月7日抢救无效死亡。
据通报,在8月6日上午,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已接到包头市昆都仑区卫健委通报,乌拉特前旗沙德格苏木毕克梯嘎查一名患者拨打包头市120急救电话到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就医。在8月7日凌晨,该患者因多脏器衰竭,抢救无效死亡,经自治区、包头市专家组会诊判定患者为腺鼠疫。根据通报内容,目前已对7名密切接触者按要求进行了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并给予预防性用药及鼠疫核酸PCR检测,目前无发热等异常情况,鼠疫核酸PCR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鼠疫死亡病例发生后,根据《自治区鼠疫控制应急预案(2020年版)》(内政办发202017号)和《内蒙古自治区鼠疫疫情预警实施方案》(内鼠防应急发20207号)的要求,内蒙古包头市达茂旗、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两地已进入鼠疫防控Ⅲ级预警,预警时间将持续至2020年底。
鼠疫防控Ⅲ级预警意味着什么?根据官方发布的《国家鼠疫控制应急预案》,鼠疫预警共分为4级,其中Ⅲ级预警属于较大鼠疫疫情,一般指在1个县(市)行政区域内,1个平均潜伏期内发生肺鼠疫或败血症鼠疫病例数1~4例。
在Ⅲ级预警下,根据应急预案规定,较大鼠疫疫情市(地)应成立鼠疫应急指挥部,掌握和分析疫情态势,及时将疫情变化和工作进展情况报告省级人民政府。同时,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协调和指导疫情控制工作,派遣专家协助开展防治工作,卫生部也可根据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的请求,给予必要的技术和物资支持。
内蒙古为何频发鼠疫?
专家:鼠疫属于自然疫源性疾病
实际上,除上述2例鼠疫死亡病例外,这两年,内蒙古也曾有发生鼠疫感染病例的记录:
2019年11月12日,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左旗2人被诊断为肺鼠疫确诊病例。上述两名患者由内蒙古当地救护车转至北京市朝阳区医疗机构治疗;
同年11月16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镶黄旗巴音塔拉苏木采石场1人在乌兰察布市化德县医院就诊期间,反复发烧,后也被诊断为腺鼠疫确诊病例;
同年11月27日,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江岸苏木江岸嘎查1名牧民在四子王旗人民医院就诊期间,被确诊为腺鼠疫病例,该患者发病前曾在鼠疫疫源地内活动过。
而在2020年,内蒙古至今已先后发生了3次鼠疫确诊病例。除本月两例死亡病例外,今年7月5日,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温更镇1名牧民,在乌拉特中旗人民医院就诊期间,经专家组确诊为腺鼠疫病例。5日,巴彦淖尔市也随即发布鼠疫防控Ⅲ级预警。同时,当地政府还发现了3个鼠疫疫点,并对上述病例的15名密切接触者实施居家医学隔离观察。
那内蒙古为何成为国内鼠疫高发地区?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党委书记、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传染病科教授卢洪洲向红星新闻解释:“鼠疫属于自然疫源性疾病,而内蒙古就是中国自然疫源地之一,当地如旱獭、老鼠等体内可能携带鼠疫杆菌,所以只要动物感染,传染给人的可能性就会提高。”
卢洪洲解释,所谓自然疫源地,即传染疫病的病原体、媒介及宿主存在于特殊的生物地理群落,形成稳定地域综合体。
另据了解,内蒙古自治区内的蒙古旱獭、达乌尔黄鼠、长爪沙鼠、布氏田鼠四种动物分布在疫源地和57个旗县,总面积达到33.7万平方公里。除内蒙古外,卢洪洲补充,中国常见的鼠疫疫源地还包括新疆、青海、吉林等地。
“疫源地广阔,又不止一个疫源地,所以导致鼠疫传染的概率也就相对较高。”卢洪洲说。
作为甲类传染病,鼠疫是否会爆发?
专家:只是零散病例,不具爆发可能
据中国疾控中心官网的解释,鼠疫(plague)是鼠疫杆菌借鼠蚤传播为主的烈性传染病,系广泛流行于野生啮齿动物间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上表现为发热、严重毒血症症状淋巴结肿大、肺炎、出血倾向等。
鼠疫在世界历史上曾有多次大流行,1992年全世界报告发生人间鼠疫的有巴西、中国、马达加斯加、蒙古、缅甸秘鲁、美国、越南及扎伊尔等9个国家共1582例,病人大多集中在非洲,病死率为8.7%。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中国的法定传染病分为甲、乙、丙三类。如当下备受关注的新冠肺炎,属于乙类传染病,但采用甲级防控手段。而鼠疫与霍乱,则被归属于甲类传染病,病死率甚至高达30%~60%。
据国家卫健委统计,中国近年来也时常有鼠疫病例发生。2014年、2016年、2017年感染病死亡的数量分别为3、1、1例;今年4月20日,国家卫健委发布的《2019年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数据显示,中国2019年鼠疫报告发病5例,死亡1人。
另据《鼠疫诊疗方案》(试行版)的描述,鼠疫的传染源来自鼠疫染疾动物(旱獭、鼠类、猫狗等300余种动物)及鼠疫患者,而无症状感染者则不具备传染性。传播途径主要包括跳蚤叮咬传播、直接接触传播(捕杀、剥皮、食肉等方式直接接触染疫动物)、飞沫传染及实验室感染。
上述《诊疗方案》明确,人类对鼠疫普遍易感,没有天然免疫力。鼠疫的潜伏期较短,一般在 1-6天之间,多为 2-3天,个别病例可达 8-9天。
对于近期内蒙古发生鼠疫死亡病例的现象,有人担心,这是否会引发鼠疫大规模的扩散?对此,卢洪洲给出否定的回答。
“目前发生的这些鼠疫病例,只是零散病例,完全不具备爆发鼠疫疫情的可能性。”卢洪洲表示。此外,在卢洪洲看来,中国目前对鼠疫的医疗手段和流行病学调查体系,也从根本上保证了鼠疫不会大规模发生的可能。
“鼠疫只要经过诊断,及时确诊,我们现在有特效药物能够治愈,这并非难事。”卢洪洲告诉红星新闻,目前治疗鼠疫的药物主要为链霉素或庆大霉素,也可选择多西环素、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或氯霉素等药物。卢洪洲明确:即时迅速治疗,就可将鼠疫病死率降至<5%。
因此,卢洪洲也强调,患者发生不适应尽早治疗。“比如腺鼠疫患者,若不治疗,病死率就高达 60%,其中大多数在 3~5日内就会死于败血症。”
尽管鼠疫已有良好的治疗手段,但对已知的自然疫源地,卢洪洲提出,当地也要在日常防控中做好相应工作。当地农林部门等,应长期对自然疫源地进行检测,及时发现鼠疫点并进行管控,提醒当地百姓;当地居民平时应接受严格培训,能分辨携带鼠疫杆菌的动物,并知悉传染的途径;长期对当地医护人员进行培训,做到能及时对病例进行诊断,治疗。
那么,眼下是否还建议市民前往内蒙古旅游?卢洪洲认为,本次鼠疫并不影响游客前往内蒙古。“只是别靠近管控区域,远离疫源地,尽量不接触甚至抚摸动物,因为动物表皮的跳蚤也有传播鼠疫的可能。
同时,卢洪洲还表示,在对某些食物进行处理时,应注意料理过程,尤其是对动物剥皮的处理,但食用常见的肉类则无需担心。鼠疫杆菌在高温下无法存活。
红星新闻记者赵倩特约记者杨雨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