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前南峪:传承“红色精神”厚植“绿色底色”
来源:河北省政府网站
□记者刘澜澜闫思宇
“当年要不是抗大的尹妈妈救了我,我哪有机会过上现在的好生活。救命之恩,没齿不忘!”7月28日,想起童年的种种际遇,郭明祥激动地说。
82岁的郭明祥是邢台市浆水镇前南峪村的村民,曾任邢台县菱镁矿党委书记兼矿长。他口中的“尹妈妈”,是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以下简称“抗大”)教育长何长工的妻子,尹清平。
抗大是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培养和训练军事政治干部的高等学府。1940年11月4日,抗大经过两次转移,最终从延安来到了浆水镇,在此进行了两年零三个月的敌后正规化办学,创造了敌后办学的辉煌篇章。
那时,郭明祥的母亲已经去世,父亲成为乞丐上街讨饭,年幼的郭明祥每天饿得走路都打晃儿。
1941年的一天,为了拽下一根榆树枝,吃点树叶充饥,郭明祥不慎跌入抗大食堂旁边的粪坑,恰巧尹清平经过,“尹妈妈不嫌我脏,把我捞起来给我冲洗干净,还给我换上她儿子的衣服,就这样,我才捡回了一条命”。
在浆水的两年零三个月里,抗大与前南峪人民结下深深的军民鱼水情,抗大精神哺育着前南峪人,抗大的红旗高高飘扬在前南峪这块红色故土上,像火炬般指引着人们前进的方向。
1963年,一场特大洪水几乎毁掉了全村所有的山场植被和仅有的几百亩保命田。为了生存,前南峪人开始治山治水,一场绿色革命在此兴起。
那时候,前南峪是远近闻名的穷山村,要在光秃秃的石头山上建经济沟,前南峪人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
“一天出四次工,睡几个小时,山上挖野菜,柿子当饭吃。那些大石块,我们用手提,用肩扛……前南峪就是这么一步一步干出来的。”72岁的郭群宝回忆起20世纪60年代的治山规划时,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郭群宝告诉记者,那几年,他们曾爬上坚硬的岩石,用钢钎开凿1米多深的坑,然后装上炸药,用雷管引爆,把岩石崩成碎块,用于垒砌水平梯田的坝沿,再栽上树。
面对困难和艰辛,前南峪人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抗大精神为引领,用难以想象的苦干、硬干,熬过了一个又一个严冬。
每天清早看着星星上山,夜晚顶着星星回村。“大雨当小雨,小雨当晴天,黑夜当白天。”这是当年形容前南峪开展治山治水工作的状态。
郭群宝说:“人人手上都有一大块老茧,那是成年累月干活磨成的。”
有这样一组数字,记录在前南峪“治山植树”时期的全村账目里:10年治理荒山、植树绿化大战,用坏了1万多把钢钎铁锤,包扎伤口的胶布、纱布用了1吨多;在岩石上凿出6万多个大坑,整修了1480亩水平壕,动用740万立方米土石;累计在山上种植3900亩生态林、4400亩经济林,绿化山场面积达8300亩。
“你放眼现在的前南峪,当年的秃山如今布满翠绿,河滩沟里种满了梨树、樱桃树、苹果树。”郭群宝再次登上当年挥洒过汗水的山坡,如今这里已经被打造成度假村和采摘园。一条条宽阔的柏油马路连通了山顶和山脚,也连通了老百姓的致富路。
2019年前南峪全村社会总收入1.96亿元,集体纯收入2680万元,人均纯收入1.84万元;植被覆盖率94.6%,林木覆盖率90.7%,这里成了“太行山最绿的地方”。
“这几年我们因地制宜,利用绿色生态资源和‘抗大’人文资源,投资8600多万元,开发出‘红绿’结合的生态旅游区。”前南峪村党委书记郭天林告诉记者。
如今,在前南峪建有具有红色教育特色的抗大陈列馆、抗大纪念碑、首长旧居、千米抗大学员碑林、抗大风云明珠、抗大雕塑等多项标志性红色文化建筑,是游客接受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大课堂。
“前南峪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我们并不满足,前南峪人将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目标,齐心协力打造升级版的美丽乡村。”谈及未来,郭天林满怀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