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纪念王友农|倒在抗疫一线的他,究竟留下了什么?
王友农是倒在疫情防控第一线的。
从1月22日至29日,作为亚洲最繁忙邮轮母港的吴淞口国际邮轮港,靠泊8艘国际大型邮轮,出入境旅客达30595人,安然无恙;4月,“量子号”邮轮在全球疫情蔓延之际回靠吴淞口,周密的安排部署下,依旧安然无恙。
但在来之不易的安然无恙之后,这条几乎7X24小时扑在邮轮港的51岁生命,却悄然定格。不能不说,这是邮轮港之痛,是抗疫之痛。
不过,人们对王友农的记忆,不应仅仅停留在这抗疫的最后一刻。
从出任宝山区滨江委主任到转岗上海吴淞口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和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发展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从一名基层机关干部到国企掌门,王友农在邮轮港的十年时光,亲历并见证了一段“从无到有”的历程。
细读有关他的追忆报道就能发现,这是忙碌不堪的十年,却很少有什么惊天动地的时刻,大多是在关于邮轮与邮轮港的具体事务中“日拱一卒”——解决一个又一个具体的问题,推动一个又一个细微的变化,并在日复一日的坚持中,诠释一种朴素的坚毅与信仰。
近十年前,笔者也曾数次采访王友农,近距离接触过这位尚年轻的处级干部。当时正是吴淞口国际邮轮港建成投用之际,时任宝山区滨江委主任的他当然有各种大事小事要忙碌。老实说,对于并非科班出身、此前也并没有太多同邮轮行业打交道经历的他来说,前方自有憧憬,但更多的是挑战和考验。
事实上,对当时的吴淞口、宝山区乃至整个上海、整个中国来说,邮轮、邮轮港、邮轮产业、邮轮经济,也都算是新鲜事物,虽已有了几年的涉猎,也有了硬件的跃升,但总体的认知程度、发展能级和细分领域发展水平,同世界顶尖水平都有各种各样需要追赶的距离。
但有距离要赶,就意味着有目标可追,也就意味着有事可干。对于任何一位干部来说,面对这样充满未知的事业,困难、挑战和成就感是相伴相生的,愈是能直面挑战,愈是能迎难而上,愈是能解决问题,就愈能增添成就感。而一个前沿的产业体系、一个庞大的运转体系、一个代表未来趋势的发展新亮点和经济增长极,正来自于日常点滴间的积累与进步、学习与求解、奋斗与超越。
宏大的目标,总是通过具体而细微的努力来实现的,正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而一位干部在其间能做的,不仅有胸怀“千里”的雄心,更有踏踏实实的“跬步”。
我早已忘了当年同王友农具体聊了些什么,但他言谈间展露的那种兼集质朴、务实同理想情怀的个人风格,却留在了我的脑海里。这些天,无论是王友农的故交还是新识,通过媒体的笔触镜头重新回溯他的短暂人生时,想来都会有相似的感觉。他的同道们称他是“守望者”,分管领导说他“眸中有大江大海”,以此来描述一个献身邮轮事业的人,无疑是传神的。这也很容易让人想起近年来常被引用的那句话:“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对一个邮轮业者、一个身处邮轮业的党员干部来说,前方征途的确就是“星辰大海”。但真正让人在这片征途上劈波斩浪的力量,并不在抒情,而恰恰在于“日拱一卒”。
王友农的离去,是一个意外,是一段伤痛。当然,同行者和后来者都会沿着他的足迹继续走下去。他留下了什么?除了对行业的思索、对事业的眷恋,除了十年孜孜不倦的经验历程,一定还有一种精神性的财富,也就是这种在“日拱一卒”间诠释的理想与信仰。
他的生命是献给邮轮业的,但这种精神财富却不只是给邮轮业的。我们更愿意将邮轮业视作一个特殊的缩影——这是一个充满希望、也不失挑战的朝阳行业,其间有几代人的宏伟梦想,也有必须闯过的种种难关,尤其在今年,疫情冲击带来空前的震动与考验。
面对考验怎么办?无非是“胸怀千里”,同时“日拱一卒”,一方面努力找寻正确的航标,一方面在日常点滴间始终坚定做正确的事、做务实的事,以此不断地校准航向,坚定驶向希望与光明。
邮轮业需要更多的“王友农们”,各行各业,都需要更多的“王友农们”。正是无数这样的平凡、务实又不失理想的“实干家”,构筑起我们这个社会、这座城市、这个国家披荆斩棘不断向前的磅礴力量。
我们也应当更加关心、呵护、善待“王友农们”,关爱每一名踏实苦干的奋斗者,呵护每一名为事业倾注心血的党员干部。
他们中的每个人,都是这个社会的宝贵财富,我们不忍再失去他们。
栏目主编:朱珉迕
文字编辑:朱珉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