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江西新余打造科技治超新体系助力智慧交通建设

原标题:江西新余打造科技治超新体系助力智慧交通建设

人民交通杂志(文/郭义民)近日,江西省新余市建成的水西、分宜国道220线、国道533线、省道222线三个不停车超限检测系统接受江西省局检测机构的验收,即将投入使用,至此,新余市已建成七个不停车超限检测系统。今后从峡江、新干、樟树、安福、袁州区过去的货车装载情况都将在不停车超限检测系统下“一览无遗”:货运车辆绕道不进站检测,电子系统自动抓拍没商量;发现违法超限超载车辆,治超信息管理系统远程指挥就近路面巡查人员前往检查……

江西新余打造科技治超新体系助力智慧交通建设

近年来,江西新余积极创新手段,依靠科技手段治超,在全市构建科技治超新体系。不再“守株待兔”,不靠人海战术,公路、交通、公安、交警、城管等部门紧密配合,实施定点联合执法、流动联合执法、高速公路入口联合执法、货运源头联合执法、联动管理和失信联合惩戒五种联合执法形态,精准化、常态化、智能化治理超限超载,全面形成以非现场执法为主、路面执法为辅的治超新模式,构建全市治超“天网”,实现对超载车辆的“精准打击”,超载超限现象得到有效遏制,超载超限率有明显下降。

率先启用电子警察自动抓拍系统

一些车主为了逃避检测,绞尽脑汁绕道行驶,跟执法人员“躲猫猫”。针对这种情况,新余市治超办协调交警部门,启用公路上的电子警察,路警合力打击超限超载行为。

率先在省道S221白沙治超点、山塘下治超站、下村治超站启用3处电子警察抓拍系统,对不进站检测的货运车辆进行抓拍,交警部门根据抓拍信息依法实施处罚。电子警察抓拍系统运行后,24小时全天候对违法超限超载行为进行无差异抓拍,实现了对人、车、物的动态监管,有效打击了恶意闯站闯卡现象,管控成效显著,站点路段超限超载率明显下降。下一步,新余将启用更多的电子警察治理超限超载。

依托“智慧城市管理系统”

新余是座工业城市,过境重载交通较多,本市货运车辆达31600多辆,城区扬尘污染很大。2017年,国省道穿城路段交城管部门养护,公路局主动到城管部门联系沟通,就国省道交接管理和共同执法达成一致,依托其分布广泛的“智慧城管”,和较为强大的城管执法人员,城管部门发现超限超载车辆,相互通报信息,合力打击不覆盖运输货车,路政城管共同治理国省道穿城路段。

城管部门在货运车辆进城必经路段建设了6个货运车辆冲洗平台,对进城货车实施强制清洗,路政和治超依托这个平台,进行路政执法,两个部门建立起联合执法长效机制,规范完善城管路政联合执法。

高速公路入口联合执法

全市高速公路收费站入口全面实施入口称重监测,配合高速公路“货车必检、超限禁入”,新余市公安交警、交通执法部门积极参加高速公路入口治超联合整治行动,对超限超载车辆进行联合执法查处,将违法违规车辆押送至停车卸载场地消除违法状态(卸载超限部分货物),守住了高速公路进入普通公路最初“一米”。

同时,提醒本地运输企业和货运车辆驾驶员应自觉遵守法律法规,拒绝超限超载,守好普通公路进入高速公路的最后“一米”。

大力建设不停车检测系统

自启动公路治超非现场执法以来,新余市投入近3000万元,布局G220线、G533线、S222线、S221线、S312线5条非现场执法公路,建设10个点不停车超限检测系统。目前,依托新余环城公路建设已建设完成4套,依托国道220线一级公路改建工程完成1套,依托分宜绕城公路完成1套,新余市公路局完成2套,其中天工大桥、丹江大桥2套已投入使用,4套正在接受检测,即将启用,一套正在调试,3套正在规划建设。

非现场执法依靠各项高科技设备弥补了人工执法的不足,打造了一套完善的信息化系统,实现数据共享、协同执法,让科技治超由“游击战”转为“系统战”。

接下来,新余还将进一步加大科技治超力度,加大市、县、站三级治超信息管理平台建设,实现互联互通。

提前部署5G一体化治超系统,探路智慧交通建设,让动态称重、车辆抓拍、视频监控、信息处理、数据上传进入“毫秒级”时代,系统治理超限超载。未来,新余强大的治超网络将让超限超载车辆寸步难行,进一步加快货运行业向绿色健康方向发展,助力“工小美”新余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新媒体责编:张凤元)

相关阅读:
文山:重申纪律规定 强化底线意识 加快打造连霍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推进江苏交通强省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