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带动邻里抱团养老 绿马甲进村搅热老年人新生活

原标题:带动邻里抱团养老绿马甲进村搅热老年人新生活

带动邻里抱团养老 绿马甲进村搅热老年人新生活

农村养老护照点揭牌。

带动邻里抱团养老 绿马甲进村搅热老年人新生活

多种文体活动让村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

穿上工作服、戴上工作牌,7月的清晨,“绿马甲”回村了!平房区平盛街道高潮村村口,刘淑燕和几位同伴急忙迎上去,见面第一句话:“这几个月都是网上见,你们终于回来了!”

村里人盼着的“绿马甲”来自黑龙江省希望社会工作服务中心。3年前,这群专业社工进驻老年人口占比95%的高潮村王家屯、马家沟屯,通过挨家走访“刷脸”,融入老年人群体,了解需求,对症开方,带动邻里“抱团养老”。

3年间,高潮村成立了全省第一个老年人互助养老协会、举办了首届村民文化节、诞生了存储志愿服务积分的“时间银行”……这群“绿马甲”与老人们为伴,探索出满足农村老年人日常交往、生活照料、社区公共事务参与、精神文化活动等居家养老需求的“高潮村养老模式”。他们,也从最初大家心中“不知道来干什么的人”变成“给老人带来另一种活法的人”,成为村里人时时的惦记和牵挂。

融入——村里来了一群“绿马甲”

高潮村地处城乡接合部,村里王家屯、马家沟屯常住人口以老年人为主,占比95%,其中大部分还是留守老人、空巢老人。正因如此,这个小村进入了社工们的视野。2018年,希望社工“2018中央财政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项目——脱贫攻坚农村困难家庭和‘三留守’人员社区关爱支持项目”获批,并得到平房区民政部门、平盛街道、高潮村村委会的支持,为专业社工团队进驻高潮村服务提供了契机。

“啥是社工?以前听都没听过。”2018年5月,家住高潮村王家屯的刘淑燕在自家院里第一次见到“绿马甲”。和几名到访的社工聊了20分钟,刘淑燕觉得,这些人“是来帮老年人做事的”,可怎么帮、能帮成什么样,年近六旬的她也没太搞清楚。陌生面孔出现在小村屯,还挨家挨户走,也有警觉的人找到村委会报告——“村里来了一伙人,是骗子不?”直到听到村干部的解释,大家才放下戒心。

如何解开村民们脑中疑团,社工们早有准备,一切要以融入为前提。“当时团队参与的社工有20余人,每批进村的大概有6人,为了尽快和大家熟悉起来,我们决定常驻村中。”希望社工副总干事高珊说,热心村干部提供了两间房,从此大家吃住在村里。社工们不仅挨家挨户寻访唠嗑,还到田间地头、村里小卖部、扭秧歌广场找人唠嗑。最初两个月,大家基本每周轮流离村一天,解决洗澡、理发等问题。开展工作时,大家都统一佩戴工作牌,身着绿色马甲,通过一遍遍“刷脸”,村里的老年人再远远看见穿“绿马甲”的人,便知道那是驻村社工,热情地上前打招呼。

共建——开在炕头上的议事会

虽然都住在一个屯,可社工们发现,一些村民互动交流并不多,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也不高。咋能“搅动”起老人们的积极性?社工们根据走访了解到人们的特长、兴趣与需求,在村里相继开设手工小课堂、防诈骗小课堂,并带领他们走出家门,坐车游览哈南新城、群力新区等“新景”,感受家乡美景与变化,在活动中增加老人们的走动、接触,并发现有参与积极性的骨干,成立居民议事小组。

高潮村内小村路多,每家门前没有路牌、门牌,让外来人员、送快递人员很难精准找到某一户人家。发现问题后,希望社工与村民们商讨是否可以设计路牌门牌,为每家每户安装。村民议事小组多次召开会议,并广泛征求村民意见。希望社工工作日志记录:2018年8月30日下午,大家在高潮村吴阿姨家开了小组议事会,对乡村路标的样式、颜色、摆放位置等进行讨论。照片中,大家围坐在圆桌边,神情认真。

“除了召开多次小组议事会外,我们还举行了票选活动,邀请大家参与投票选出路牌的样式等。”高珊说,投票那天,村里来了170多位村民,这“完全超乎想象”,也让社工们看到了成果:村民融合在促进,大家对村内事务的关注度在提升,在为乡村建设建言献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我的乡村我做主、我的事情我关注”的氛围,这种氛围在处理村内环境整治、乡村道路美化等问题上,都发挥了积极作用,高珊形容说,“就像被搅活的一池春水,有无限可能”。

全村总动员“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到了播种季,院里的小菜园一个人忙不过来,有人来帮忙;头发长了,有剪发技艺的邻里登门免费服务……在内生动力被“搅热”的高潮村,这样互帮互助的身影随处可见。

2018年,在希望社工的培育和支持下,通过组织引导、挖掘和培育村民骨干,高潮村王家屯、马家沟屯分别成立老年人互助养老协会,成为我省成立老年互助养老协会“第一村”,同时,村内成立志愿服务队、义务剪发队、老年人广场舞队等,有针对性地满足村内老人不同方面需求,发挥村民互助养老积极性,解决村内老人日常探望、健康维护、协助代办、文化娱乐等养老现实问题。2019年,希望社工与两个屯养老协会进一步推出将志愿服务存入“时间银行”的互助养老载体。

“时间银行可以储存提供精神慰藉、生活服务等7大类44小项服务的积分,并通过积分兑换你所需要的互助服务。”希望社工窦青说,“时间银行”推出后,进一步激发了老人们互助养老的积极性。疫情防控期间,王家屯、马家沟屯老年人互助养老协会还以“时间银行”为抓手,全方位调动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广泛动员村民,齐心协力防控疫情,邻里间互帮互助,在原有7大类44项服务的基础上,加入6项内容助力疫情防控,对“时间银行”里的村民的正能量行为奖励相应积分。比如,村民在家整日未出门、不走亲串户,根据村委会需要,主动参与疫情防控巡逻,在疫情防控期间,传递正能量,帮助舒缓村民情绪等均可以获得“服务积分”。

“以前是走动多的遇到事能帮忙就搭把手;现在是只要有需要,大家都往前冲。”在刘淑燕看来,村里的互助养老就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全村总动员。

高潮村养老模式全省示范

2019年11月,在省民政厅派驻丰年村扶贫工作队、希望社工联合推动下,佳木斯市首家老年人互助养老协会在桦川县丰年村成立。“高潮村互助养老模式”在丰年村复制推广,为村里396位60岁以上的老人带来了全新生活。

今年4月,希望社工与平房区平盛街道举行“平盛街道农村社区治理和互助式养老项目”签约仪式,“高潮村互助养老模式”创新实践进入第三个“合作年”,开启了新征程,促进农村互助养老服务再上新台阶。

“这一模式,既是一个可复制推广的养老模式,也是一个农村社区治理的新模式。”省社科院社会学所所长、省希望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名誉理事长黄红说,“高潮村互助养老模式”具有就地养老、可复制、可持续、社会效益高等特点,作为现有农村养老福利政策的一种补充,满足了老人们“不离故土、不离乡邻、不离乡音、不离乡情”的养老情结。2019年,高潮村被省民政厅确立为全省社会组织培育观测点,王家屯为全省农村互助养老推广示范点。今年,希望社工基于“高潮村经验”总结的《党建引领“1+4”农村互助养老工作法》入选首批黑龙江省“优秀社会组织工作法”。

“希望社工来我村,走进老人来开心,帮助老人建协会,志愿服务献爱心,传播文化正能量,老人幸福又开心……”在丰年村老年人互助养老协会成立大会上,当选会长代刚君现场作了一首打油诗送给社工们。在场“绿马甲”们心中涌动着感动和希望:扎根农村,用专业行动,让老人们晚年生活更充实更幸福,为乡村振兴注入“社工力量”。

相关阅读:
冰城"五彩冻货"卖出国门赚大钱 出口30多个国家 暂停客船及部分货船船员换班 香港下周三起收紧豁免检疫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