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银川市“集群注册”创业企业超4000户

原标题:银川市“集群注册”创业企业超4000户

为推进复工复产,保护好市场主体,提升企业开办经营便利化,银川市积极合理释放住所资源,分行业、分业态,放宽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登记经营场所限制,极大的降低小微企业经营成本,推动大众创业的热情。

一是支持各创业创新园区、创业孵化企业等实行集群注册,解决创业者和新业态企业无固定办公场所办照难的问题。银川市依托阅海湾中央商务区、银川中关村创新中心、IBI育成中心等创业创新园区功能,为企业提供住所托管服务,实现一个地址注册多家企业,形成企业集群的登记注册模式。企业无须自己租赁住所或办公场所,而是由银川市各个创业创新园区等提供住所托管服务,进行注册登记,实行“一址多照”。

二是支持充分释放住所资源。对同一门牌号码,但属不同楼层、不同房间的地址,申请人在办理申请时应在地址后予以明确标注,不视为同一地址;对原商事主体已不在其登记住所开展经营活动但未办理住所变更登记或注销登记的,该地址可由新商事主体作为登记住所使用。

三是支持合理放宽住宅登记条件。征得相关利害关系人同意,允许从事高新技术研发、软件设计、文化创意、动漫制作、无实体店铺的网络交易服务、商务咨询策划代理、工业设计、股权投资、乡村民宿经营、食品销售、学生校外就餐休息服务、洗染服务、摄影服务、理发及美容服务(不含医疗美容)、家用电器修理、服装零售、日用品零售、便利店零售服务等环境污染和安全隐患相对较小的商事主体使用住宅作为经营性用房。

目前,银川市已有4008家没有住所的市场主体进行了集群注册登记。银川市阅海湾商务中心、银川中关村创新中心、银川IBI育成中心等创业创新园区已成为集群注册的主阵地,注册登记各类市场主体3116户,其中银川IBI育成中心宁夏“好活”灵活就业共享经济平台登记个体工商户980余户。

相关阅读:
天津:剧院等演出场所、娱乐场所复工复业 刚刚,武汉任命了一位副市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