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王嘉尔们霸屏,不会“演”就当不好综艺导师?丨业内说
上周末《这!就是街舞》第三季正式回归,王嘉尔、王一博、钟汉良、张艺兴组成的全新导师阵容,让观众和选手们都增添了不少新鲜感。但巧合的是,在优酷另一档养成类节目《少年之名》中,张艺兴、王嘉尔同样作为导师坐镇,只是前者他们选拔的是专业舞者,后者选拔的是男团偶像。
王一博
“撞导师”在国内综艺中并不少见。刚刚在年初加盟《我们的乐队》的邓紫棋,如今正在另一档乐队选拔节目《明日之子·乐团季》中担任“教师”。而目前担任《少年之名》导师的胡彦斌,“履历”中也曾有《创造101》《创造营2019》的“任教”经验。新京报粗略统计了2018-2020年选拔垂直类综艺的导师阵容,王嘉尔、李荣浩、胡彦斌、张艺兴等以平均一年两档,成为时下最热门的“轮值”导师人选;毛不易、王一博、邓紫棋也后来居上。新京报走访业内人士,揭秘流水的综艺,铁打的导师背后,是流量作祟,还是人才太少?
又专业又有话题的导师,太少
在外界看来,通常综艺节目选择导师,首先应参考其专业能力。例如《这!就是街舞》第三季的导师张艺兴、王嘉尔、王一博均是唱跳男团出道,经过了多年专业训练和舞台历练。《中国有嘻哈》邀请吴亦凡担任导师后曾一度引发热议,但其在节目中对说唱专业术语、技巧的信手拈来,则回应了众多质疑其能力的人。
吴亦凡
但对节目组而言,专业性并非唯一的考量标准,艺能感、流量同样重要。博见传媒吴闻博博士表示,自《奔跑吧兄弟》开启全明星阵容以后,国内综艺节目一直面临明星匮乏的问题,特别是垂类导师,既要保证专业性,还要考虑综艺表现力,还得有流量;甚至对于节目需求的排序而言,综艺感要大于专业力。这样的“全能”明星是非常少的。
最具典型性的是2018年《偶像练习生》《创造101》先后爆红之后,第三档养成综艺《以团之名》却毫无水花,不少观众认为其败在导师适配性上——任家萱、袁娅维、王霏霏、何展成具备足够的专业能力,但欠缺选秀经验、综艺表现力,以至于节目“出圈”失败。“所以一旦某些导师在某类节目中有了相对不错的表现,其他节目自然会继续使用。毕竟启用‘新导师’的风险太大。”
业内人士小A则透露,商家在冠名时也会评估导师阵容是否“安全”。“导师重复和模式重复的原理是一样的,有时也是为了规避风险。如果是之前担任过同类型节目的导师,而且获得不错效果的,节目组会更放心,金主爸爸也会更有信心。”
王嘉尔
明星对能力自信程度不同
并非所有明星,都敢于做导师。刘德华在接受采访时,就曾大方回应不敢当音乐节目导师。他坦言,一些导师能够指出学员第几个音节上有问题,能讲这个和弦是什么,但他完全听不出来。圈中和刘德华一样自谦的前辈,并不在少数;同样也不排除年轻艺人对自身能力确实不太自信。小A透露,她所在的节目曾经在组导师盘子的时候,遇到被流量艺人拒绝的情况,“一些艺人就是认为,自己在专业能力上不太够导师标准,也不足以让选手信服。这里面有的人是有能力但没自信,有的确实是能力不足。”
而导师不仅需要具备专业能力,同样要深谙综艺规律,这也令不少艺人望而却步。例如张学友曾在多年前接受采访时透露,做一个综艺节目,可以两年不用做事,但最终他还是推辞了,因为“有些话我真的讲不出来,苛薄、尖锐的话,讲了我会难过。”陈奕迅则在担任《中国新歌声2》的导师之后,自曝导演组提示他为选手按键,以增加节目的戏剧性。而此后三年,他没有再担任类似节目的导师。
陈奕迅
“很多老牌艺人或者耿直一点的艺人,做导师可能会不适应。”综艺评论人李楠认为。一些选拔类节目为考虑到节目戏剧性,会为导师提前设计台本,或者希望导师能通过有争议性的发言、争抢选手,创造一些“综艺效果”。例如此前就有粉丝反馈《舞者》在录制时,工作人员不断给朱正廷塞纸条和台本,并疑似让他补录“小姐姐你好美”等安排好的评语。“像前辈们可能就不太会做综艺效果。还有一些不愿被节目组安排的艺人,自然也是不太愿意当导师的。”
类型综艺中导师重复很难避免
《少年之名》播出后,曾有观众直言仿佛看到了《偶像练习生》(张艺兴、王嘉尔、程潇)+《创造101》(胡彦斌)+《这!就是街舞》(易烊千玺、韩宇)。《明日之子·乐团季》请到欧阳娜娜、朴树,也难免让人联想到《乐队的夏天》。如今,“轮值导师”似乎已成为继“综N代”和模式同质化之后,又一挑战审美疲劳周期的综艺现象。
钟汉良
“至少在最近几年还会是这样。”吴闻博坦言,垂类的节目往往是依靠明星影响力,带动外界对素人的关注,尤其在节目的初始阶段非常重要。但是随着节目的深入,明星的影响力会逐渐让位于选手的关注度,所以对于垂类节目来说,明星重复并不会造成太大问题,更多只是节目的引子。
张艺兴
李楠则认为,垂直综艺说到底仍是真人秀属性,如果导师只选专业对口,虽然选择余地更大,但节目效果也会打折,沦为"青年歌手大奖赛"。而以养成类综艺举例,国内有资格担任导师,且能带动综艺氛围的男、女团成员,近两年可选择余地并不多,“张艺兴有专业能力,为《偶练》创造了‘balance’话题,也熟悉了选择标准和综艺效果,自然,同类节目就是会首选他。程潇、胡彦斌、陈嘉桦都是同理。所以如果不解决综艺路径依赖的问题,轮值导师可能会一直存在。”
编辑佟娜校对陈荻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