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应急管理部应急指挥专员张家团谈长江淮河太湖防汛形势

原标题:解读|应急管理部应急指挥专员张家团谈长江淮河太湖防汛形势

当前,全国防汛进入“七下八上”的关键阶段,防汛形势严峻:长江2020年第2号洪水在上游形成,淮河发生2020年第1号洪水,太湖及河网地区处于超警状态,防汛抗洪工作仍然处于紧张状态。

就当前防汛形势,7月18日,国家防办、应急管理部应急指挥专员张家团向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表示,通过三峡和上游40多座大型水库群的联合调度,科学拦洪错峰,上游洪水基本可控;长江中下游及两湖地区的汛情和险情总体上也一直处于可控状态。

张家团表示,未来太湖及河网地区较长时间内还会处于超警状态,而随着后续降水的增多,接下来淮河流域或将成为防汛热点地区。

长江中下游汛情险情总体可控

受近期强降水影响,7月17日10时三峡入库流量达到50000m³/s,长江今年第2号洪水在上游形成。

长江2020年第2号洪水的形成对当前的防汛形势将带来怎样的影响?张家团向澎湃新闻表示,从上游来说,截至7月18日12时,三峡入库流量维持在61000 m³/s,库水位160。 78米,已经基本上达到洪峰流量了,出库流量34700 m³/s。当前三峡水库自身防洪库容还有125亿立方米,如果后续川江继续来大的洪水,通过三峡和上游40多座大型水库群的联合调度,科学拦洪错峰,上游洪水是基本可控的。

从中下游来看,受近日上游和区间来水影响,18日上午,长江汉口以上干流和洞庭湖水位在缓涨;中间九江江段以下,以及鄱阳湖水位在缓慢下降;下游安徽段水位在缓涨。

张家团表示,近期以来,长江中下游干流水位均在保证水位之下。目前,长江中下游五省累计发生的各类险情有2500多处,其中长江干堤险情108处,均得到有效处置,无重大险情发生。“可以说,这段时间以来,长江中下游及两湖地区的汛情和险情总体上一直处于可控状态。”

高水位在长江中下游仍将维持一段时间

“在防汛领域,目前,社会上还有很多人不太了解什么是警戒水位,保证水位。一听说河流水位超警有些人就很紧张。”张家团解释说,所谓警戒水位是指洪水达到要注意警戒,做好防汛准备工作的水位。警戒水位一般是洪水位还处于比较低的阶段。

保证水位是指洪水达到防洪工程设计防御能力的水位。也就是说过了这个水位,就超过工程设计标准了,必须全力做好抢险防护的工作。发生超保证水位洪水,防洪工作一般就很紧张了。

当前,长江流域防洪的主要风险有哪些?

张家团介绍说,从上游地区来说,目前重点在于做好中小河流洪水、山洪地质灾害、中小型水库的防洪安全,以及城市内涝的防御。

从长江中下游及两湖地区来说有两个方面:一是长江中下游和两湖地区水位超警已经半个月左右了,堤防长时间高水位浸泡,容易出现滑坡、塌陷、管涌等险情。估计中下游高水位还要维持一段时间。二是长时间巡堤防守和应急处置,再加在高温或暴雨的恶劣环境下工作,巡查抢险人员人困马乏,非常辛苦,容易出现麻痹和厌战心理。

未来太湖及河网地区较长时间内还会处于超警状态

6月中旬以来,受持续降雨影响,太湖水位持续上涨,6月28日达到警戒水位(3.8米),7月17日达到保证水位(4.65米),目前超保0.05米左右。预测,近期太湖流域降水会趋缓。

张家团说:“当前,太湖及周边的防洪风险一是如何克服长时间高水位防守的压力。目前,太湖及周边水位超警已经20来天了,虽然到现在太湖大堤及周边还没有大的险情和灾情发生,但由于堤防长时间浸泡容易出险。二是如何加大湖区及周边河网排水力度。由于这一带河网地势比较平缓,内外河水位差小,再加受长江洪水顶托,排水很慢,未来太湖及河网地区较长时间内还会处于超警状态。”

接下来淮河流域或将成为防汛热点地区

受连续降雨影响,这两天淮河出现明显涨水过程。上游干流王家坝水文站7月17日晚达到警戒水位,淮河发生2020年第1号洪水。7月18日上午王家坝超警0.31米。

预报未来3天,淮河流域部分地区仍将有大到暴雨。受其影响,淮河上中游干流维持超警状态,部分中小河流可能发生较大洪水。

张家团说,虽然目前淮河干流大部分河段水位还不高,上中下游水库还有较大的防洪库容,但随着后续降水的增多,“七下八上”期间,对淮河的防洪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特别是要高度重视中小河流洪水、山洪地质灾害和中小型水库的安全,要加强城市内涝的防御。

针对当前长江、太湖、淮河的防汛态势,为全面做好防汛抗洪工作,国家防总和应急管理部连日来多次召开会议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各有关部门充分认识当前防汛救灾形势的严峻性复杂性,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强化防汛救灾各项部署,采取更加有力有效的措施,尽最大努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张家团建议应从四个方面加强后期的防汛工:,一是要坚决克服麻痹侥幸心理,牢固树立抗大洪、抢大险、救大灾思想;二是要进一步加强巡堤查险,强化责任落实;三是要加强监测预报预警。精准预报雨情、水情,科学研判,及时做好险情的预警,及时做好受威胁地区人员的转移;四是提前预置抢险救援人力和物力,随时做好应急处突准备。

相关阅读:
哈佛大学调查:中国民众对中央政府的满意度超过90% 保龄宝:股东质押1612万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