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中国航海日 走,让这些文物带你乘风破浪

原标题:中国航海日|走,让这些文物带你乘风破浪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中国航海日  走,让这些文物带你乘风破浪

今天是第16个中国航海日,也是郑和七下西洋616周年纪念日。

中国航海历史悠久,从7000年前新石器时代的舟,到宋代发明航海罗盘,再到明代郑和下西洋,这些成绩在人类航海史上熠熠闪光。让我们跟随文物的脚步,踏上一场“乘风破浪”之旅。

从福船到沙船,古代的船长什么样

中国是世界上造船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传统中国木帆船的船型十分丰富,大体可以这样分类:从船首形状来分,可分为尖首和方首两大类;从船底式样来分,可分为尖底和平底两大类。在历史的演变中,福船成为最著名的尖首、尖底船型代表,沙船则成为最著名的方首、平底船的代表。

据宋代文献评价,“海舟以福建为上。”福船是福建、浙江一带沿海尖底型海船的通称,底部结构呈尖形,前部为小方头,尾部宽大而方正。根据船各位置的功能,首尾依次设置“十二生肖”暗示标记,使船工水手在操作中迅速进入明确岗位,船长也以“十二生肖”中的喻称下达指挥口令。福船以其“水密隔舱”的先进技术,成为中国最具远洋能力的商船和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见证。当年郑和下西洋所乘的便是福船。

中国航海日  走,让这些文物带你乘风破浪

根据郑和下西洋的标准船型复原的明代福船,藏于中国航海博物馆。

中国航海日  走,让这些文物带你乘风破浪

水密隔舱,用隔舱板把船舱隔成互不相通的一个个舱区

沙船在唐代出现于江苏崇明。它的前身可以上溯到春秋时期,在宋代称“防沙平底船”,在元代称“平底船”,明代才通称“沙船”。沙船具有宽、大、扁、浅的特点,这种船型不怕沙滩,可以在沙质海底的海域航行,也可在江河湖泊中航行。而且沙船多桅多杆,不仅能顺风驶船,逆风也能航行,甚至逆风顶水也没问题,适航性能好。沙船在中国航运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清代道光年间,仅上海就有沙船五千艘,估计当时全国沙船总数在万艘以上。

中国航海日  走,让这些文物带你乘风破浪

沙船模型(中国航海博物馆)

古代版导航系统你了解吗

如今,在“北斗”的指引下,我们可以在茫茫大海中找准方向,而在几千年前,古人也有自己的导航系统。

司南,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是古代劳动人民基于长期实践中对物体磁性认识的发明。北宋初期制造出指南针,而航海罗盘是由指南针和刻度盘组成的。海船上使用指南针的记载,始见于1119年朱彧(yù)所著的《萍洲可谈》,“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

最早的航海罗盘叫“指南鱼”,是把剪成鱼状的薄片铁叶磁化之后,塞入木制鱼中,使南极在鱼首,北极在鱼尾。把它放在水碗和无风处平放,鱼在水中泛浮,鱼头所指的方向就是南极。还有一种相似的罗盘被称为“指南龟”,它们都是利用地磁感应制成的。

中国航海日  走,让这些文物带你乘风破浪

指南鱼、指南龟复原图

中国航海日  走,让这些文物带你乘风破浪

清代航海罗盘(中国航海博物馆藏)

还有一种听起来就很神奇的天文导航术——过洋牵星术。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就已有将天文方法应用于航海的记载。早期的航海天文,主要根据日月星辰的方位和出没时刻来判断海上的方向、时间和潮水的规律。随着过洋牵星术和牵星板的出现,人们可以通过牵星来测定纬度,从而确定船舶在海洋中的位置。

牵星术是通过专门的牵星板来进行的,明李诩在《戒庵老人漫笔》一书中这样描写牵星板:“一副十二片,乌木为之,自小渐大”。牵星板最大一块为十二指板,最小为一指板。使用时,左手拿牵星板一端中心,手臂伸直眼看星空,使牵星板板面与海平面垂直,观测星体离海平面的高度。

中国航海日  走,让这些文物带你乘风破浪

牵星板(中国航海博物馆藏)

有了适于远航的福船、逆风航行的沙船,有了精确导航的航海罗盘、牵星板,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不断向远端延伸。

相关阅读:
我市47所普高获批自主招生 录取方式与中考成绩挂钩 “深圳星”升空背后的产业支撑——深圳在航天航空新赛道抢占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