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鸭绿江畔“百草之王”的蝶变

原标题:鸭绿江畔“百草之王”的蝶变

新华社长春7月6日电(记者陈汀)凌晨两点半,42岁的参农牛利华就起床了,小心翼翼地收好人参,摸着夜色前往集安市清河镇野山参交易市场赶集。“凌晨三点就开市了,大家都为了赶早抢好参。”他说。

集安坐落于吉林省东南部,与朝鲜隔鸭绿江相望,“八山一水半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的资源禀赋使集安成为“百草之王”——人参的主要产区之一。这里出产的人参在古代被奉为御用贡品,集安因此有“国参故里”之称。

过去,毁林栽参的粗放式种植险些让这颗边陲“绿色明珠”失去光泽。如何在发展人参种植业的同时保护好生态环境成了亟待解决的课题。

“人参自然生长在山林里,对土壤和光照要求很高。”集安市人参研究所所长孙国刚介绍说,2006年,集安在全国率先破解了非林地栽参技术难题,通过农田肥力和酸碱度调节、选种培育、设置复式棚膜等方式把人参从林里“请”到了田里,解决了参、林争地的矛盾。

据统计,集安市现有人参留存面积16万余亩,其中林下参15万亩、非林地参1.6万亩、林地参0.02万亩,鲜参年产量约为5800吨,产值13.35亿元。随着人参产量的增加,集安人参产业从传统种植走向全产业链开发、全价值链提升的道路。

目前,集安各类人参加工企业达到126家,开发出人参医药、人参食品保健品、人参化妆品等600余种产品,实现了人参根、茎、叶、花、果的全株开发利用。2019年,集安市人参全产业链产值达到68.45亿元。

瞅准了集安人参产业的巨大潜力,朱启标跟家人在1994年从广东搬到了集安,创办了一家人参加工厂。经过十多年的打拼,朱启标的生意蒸蒸日上,业务开始从人参初加工向精加工拓展。

“2017年,我们开始做人参萃取物化妆品,线下开美容体验店,线上多平台销售,产品一下子‘火’了。”朱启标说,下一步打算充分利用集安优质人参原产地的资源,开发更受市场欢迎的人参食品。

此外,集安市凭借特色品牌走“人参产业+文旅”的融合之路,设计推出人参宴、人参采挖之旅等文旅产品吸引游客,连续多年举办野山参节、人参美食节,打造清河人参特色小镇,从绿水青山中“挖”到了“金山银山”。

相关阅读:
海南失业金申领实现手机全程办 一群爱“管事”的老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