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国远洋海运大学西海岸揭牌
加快推进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建设的青岛,像磁石一样吸引着企业前来布局。
7月3日,中国远洋海运大学在青岛西海岸新区揭牌成立。这是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整合各地教育培训资源和资质,依托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组建中国远洋海运集团“党校+企业大学+研究院+青岛船院”四位一体新平台,打造企业高端人才培养、航运人才培育和航运科技创新的新高地。
中国远洋海运大学选址西海岸新区,占地712亩,校区按功能主要分为两个区域,其中教育培训区主要为航运类人才培养和船员适任培训服务,领导力培训区包括集团党校、国际海事培训中心、学术交流中心(研究院)和企业文化中心。校区计划用两年左右的时间完成规划建设,力争在明年9月完成一期建设,并完成老校区搬迁。
中国远洋海运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许立荣,中国远洋海运集团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付刚峰,市委常委、副市长薛庆国,市委常委、西海岸新区工委书记、区委书记孙永红,省港口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霍高原,省港口集团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李奉利出席揭牌仪式。
企业大学的新标杆
企业大学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高等教育机构,而是为企业发展服务的人才孵化器。1956年,全球第一所企业大学——通用电气(GE)克劳顿管理学院成立,成为GE发现人才、储备人才的基地。1999年,海尔大学的成立掀起中国企业大学的浪潮。在今天,企业大学不只是传统意义上为内部员工培训赋能的部门,而是一个教育培训、品牌宣传、文化传承、科技创新的专业平台,有的企业大学甚至以对外为主,例如赫赫有名的湖畔大学。
中国远洋海运大学之所以特殊,正是因为其“党校+企业大学+研究院+青岛船院”四位一体的属性,同时具备对内培养人才、对外赋能和科技创新的能力。学校将按照“一套班子、四块牌子”方式统一运作,根据对内对外实际需要,分别使用“中共中国远洋海运集团党校”“中国远洋海运大学”“中国远洋海运研究院”和“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四个名称。
在中国远洋海运集团的构想中,未来将把企业大学打造成一个集党性锻炼、人才培养、科技研发、文化传承、战略助推、宣传展示等功能为一体,国际化、高水平的一流校区,成为全球企业大学的新标杆。
中国远洋海运集团董事、党组副书记、党校校长王海民用“四个一流”对学校进行了定位:“要建设一流的企业党校,培养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要建设一流的企业大学,为集团健康持续发展培养培训具有国际视野、战略思维、专业能力的高端航运人才队伍;要建设一流的研究院,力争用十年的时间建成高水平的航运创新研究基地;要建设一流的船员学院,为集团输送高素质的、专业的船员队伍,为集团发展壮大提供强大的‘海上军团’。”
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校长、上海交大附属瑞金医院院长宁光指出,中国远洋海运大学将助推企业战略思维的落实,汇聚人才,凝聚思想,对中国航海事业和航运科技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注入高端航运要素
青岛因海而兴,海洋是推动青岛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但与上海、广州等城市相比,青岛在航运金融、航运保险、航运科技、口岸服务等方面的人才明显短缺。没有充足的高端航运人才支撑,也就无法提供高端的航运服务。
作为特大型央企和世界最大航运企业,中国远洋海运集团的平台价值和人才资源不可估量。企业大学的到来,将给青岛注入更多的高端航运要素,在一定程度上打破相关人才紧缺的瓶颈。
中国远洋海运集团将整合在上海、天津、广州、大连、青岛等地11家教育培训院校和机构,其中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上海海事职业技术学院、广州金桥学院3家具有高等职业教育资质。整合之后,青岛将具备国内首屈一指的航运教育资源,为港航业输送高水平专业技术和技能人才,构筑高素质航运产业人才培养的链条。
同时,企业大学还将加强青岛在海洋领域科技研发实力。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旗下中远海运科技/上海船研所、中远海运重工船舶及海工建造、改装配套等领域的产品设计研发机构,拥有1个国家级技术中心、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博士后工作站、若干国家和省部级研发平台或实验室。未来,航运创新研究基地的落成,将进一步强化青岛海洋科技优势,提升海洋制造业竞争力。
“作为扎根青岛、助力航运的重要平台,企业大学将肩负更大的责任和使命,希望企业大学借助青岛良好的区位优势、先进的发展理念和开明开放的发展环境,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以更宽的视野、更大的担当,紧密对接集团战略发展需求,紧密对接青岛蓝色经济发展,聚焦航运人才培养,助力企业科技创新,为中远海运集团创建世界一流企业、为青岛建设国际航运中心贡献力量。”付刚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