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资管新规配套政策落地,划界标与非标,对理财有何影响?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程维妙)据央行网站7月3日消息,央行会同银保监会、证监会、国家外汇局正式发布《标准化债权类资产认定规则》(下称《认定规则》)。这是资管新规的重要配套文件,明确了“标”与“非标”的界限,和去年10月的征求意见稿相比,没有非常大的调整。业内人士表示,“非标”认定严格程度超预期,银行理财收益或承压。
2017年末,辐射百万亿资管行业的资管新规征求意见稿出炉,剑指多种市场乱象,包括短期资金投长期项目、资金池模式下的底层资产不明等,旨在打破刚兑,强化资金对实体支持,避免空转。此后,“非标”业务受到重点清理。
“非标”的定义到底是什么?央行曾在资管新规征求意见稿和2018年4月资管新规正式文件中有过提及,此次《认定规则》进一步细化和明确了“标”(即标准化债权类资产)与“非标”(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的定义。
《认定规则》显示,本规则所称的标准化债权类资产是指依法发行的债券、资产支持证券等固定收益证券,主要包括国债、中央银行票据、地方政府债券、政府支持机构债券、金融债券、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公司债券、企业债券、国际机构债券、同业存单、信贷资产支持证券、资产支持票据、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的资产支持证券,以及固定收益类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等。
这也意味着,此前市场上认定较为模糊的、被视作“非非标”的债权资产,如理财直接融资工具、北金所的债权融资计划等,明确划入“非标”之列。
银行理财是贴近百姓生活的金融产品之一,截至2019年末规模约25万亿元,《认定规则》对其有何影响?联合资信分析师朱天昂表示,“非非标”收益率高且认定为标准化产品后,可以不受“非标”的监管限制,但未来认定为“非标”后,银行理财产品或将减少对此类“非非标”的投资,因此投资模式和投资策略将面临一定程度的改变,理财产品的收益率预计也会进一步走低;另一方面,银行也会尝试拉长理财资金的期限以匹配“非标”的期限。
事实上,在资管新规实施的这两年间,银行理财收益率已不再有“最高预期”,仅有作为历史成绩单的“业绩比较基准”可参考,且利率有明显下降。
除市场最为关心的“标”与“非标”界定外,《认定规则》还在“标债资产”的信息披露标准、“标债资产”的定价与流动性机制标准等方面作出规定。
央行有关部门负责人称,充分考虑标债资产认定的可操作性,后续还将会同金融监管部门动态公布通过认定的债权类资产名单。
《认定规则》自2020年8月3日起施行,也设置了过渡期安排,未被纳入本规则发布前金融监督管理部门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统计范围的资产,在资管新规过渡期内,可豁免资管新规关于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投资的期限匹配、限额管理、集中度管理、信息披露等监管要求。过渡期结束后尚在存续期内的,按照有关规定妥善处理。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程维妙编辑李薇佳校对张彦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