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晨读丨6月27日,关注健康每一天

原标题:晨读丨6月27日,关注健康每一天

【临床获批】

我国首个新冠mRNA疫苗获批临床

据军事科学院微信公众号消息,由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与地方企业共同研究,开发形成的新型冠状病毒mRNA候选疫苗(ARCoV)已正式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临床试验批准。这是国内首个获批开展临床试验的mRNA疫苗。

mRNA疫苗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疫苗形式,其基本原理是通过特定的递送系统将表达抗原靶标的mRNA导入体内,在体内表达出蛋白并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学反应,从而使机体获得免疫保护。

【新型病毒】

巴西发现非洲型寨卡病毒新毒株

《国际传染病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指出,科学家们首次在巴西发现一种非洲型的寨卡病毒。虽然在地理距离和毒株宿主方面存在差异(一种在蚊子体内,另一种在猴子体内),但这种寨卡毒株已在巴西境内传播了一段时间。

有报道认为,这种新毒株可能引发新的流行病疫情,因为大多数巴西人都没有携带针对这种新病毒的抗体。研究人员指出,如果这种寨卡病毒新毒株开始加速传播,疫情防控局面可能会发生改变。

【科研成果】

近红外光敏感性对视力恢复有用

发表于《Science》的一篇文章称,科学家们现在已经成功开发出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在不影响剩余视力的情况下恢复退化视网膜的光敏感性。

研究者使用金纳米棒耦合温度敏感工程TRP通道,来诱导盲小鼠的剩余光感受器细胞体和体外人类视网膜的近红外光敏感性。该研究对人眼视网膜中近红外光诱发活动的记录,不仅为视觉转化提供了原理证明,而且为研究人眼视网膜细胞类型和电路的功能提供了模型。

【健康提醒】

肠镜检查可使患癌风险大幅降低

早发现、早治疗能够降低结直肠癌的死亡率。《内科学年鉴》发表的一项大型研究证实,结肠镜检查能拯救生命。

该研究观察大约25000位患者,他们所在的医疗体系普遍使用结肠镜检查,是50岁及以上的患者的主要筛查方法。研究分析发现,那些死于癌症的患者很大部分都没有进行结肠镜检查。对比过去20年的筛查历史发现,结肠镜检查与死亡率降低61%有关,其中右侧结肠癌风险降低46%,左侧癌症降低72%。

【知识更新】

常运动可避免390万人过早死亡

发表于《柳叶刀·全球健康》的一项研究成果表明,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或75分钟高强度运动,或同等强度的运动组合,在全球范围内,每年至少可以预防390万40岁-74岁的成年人过早死亡。

这是科学家首次在全球范围内评估运动对过早死亡的影响,一方面对坚持锻炼的人有一定的激励作用;另一方面会让很少运动的人加入运动。此外,也提醒各级政府,要多修建方便居民锻炼的运动场所。

新京报记者张兆慧

校对柳宝庆

相关阅读:
江苏警方侦破跨境特大非法支付平台案 抓获涉案72人 上海昨日无新增本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新增境外输入1例,治愈出院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