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中食协豆委会:豆制品不会产生病毒,国内企业无疫情报告

原标题:中食协豆委会:豆制品不会产生病毒,国内企业无疫情报告

“在新发地市场环境采样中,水产、豆制品局部售卖区域阳性样本较多,环境污染较重。”近日相关专家在北京市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发布会上提示了此消息后,一时间,能不能吃豆制品引发了消费者疑问。

对此,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豆制品专业委员会(简称“中食协豆委会”)表示,豆制品加工过程中有煮浆加热等灭菌工序,不会产生新冠肺炎病毒。截至目前,全国豆制品企业暂未发生一起疫情报告。

豆制品不可能产生病毒

6月19日,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庞星火在北京市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在新发地市场环境采样中,水产、豆制品局部售卖区域阳性样本较多,环境污染较重,建议市民妥善处理赴新发地市场所购的冰冻海鲜、豆制品等食物。

这也引起了业内和消费者不小的疑问。针对此事,中食协豆委会在其官方微信上发布文章称,豆制品的生产原料基本都来自国内,是以大豆为原料经过加工的食品,加工过程中有关键的煮浆加热等灭菌工序,所以豆制品不可能产生病毒。

据中豆委介绍,自武汉疫情以来,豆委会对行业从业人员的疫情情况一直进行跟踪调查。到目前为止,豆制品生产企业的工作人员没有发现疫情报告,即便在年初武汉疫情最严峻的时候,也没有一个病例发生。

针对供应北京市场的豆制品,豆委会表示,除了北京本地企业外,周边城市包括天津、河北、内蒙古、山西及东北等很多城市的企业,他们生产的豆制品产品遍布北京的各大批发市场。换句话说,新发地市场上的豆制品只是这些豆制品企业的供应点之一。

发布会上也明确表示,新发地市场出现的“豆制品局部售卖区域采样出现较多的阳性样本”属于局部环境污染。因此,豆委会建议,大家不要过度解读和担心市场对豆制品的不良反应。生产企业要一如既往地严格执行《豆制品生产加工企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指南(第一稿)》,切实做好疫情防控,保障豆制品市场安全供应。适当增加多种配送方式和供应渠道,让消费者能方便快捷地购买到安全放心的豆制品。

吃豆制品最好加热

作为国家卫键委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治营养膳食指导》中推荐的重要食物,豆制品是植物蛋白来源食品。但目前我国豆制品的人均摄入量只有20克(以大豆计)左右,远低于“人均每日30-50克(以大豆计)”的科学标准。豆委会提醒可多吃豆制品有助健康。

“豆制品是我国老百姓获取蛋白质的主要渠道之一,不能听风就是雨,一棒子打死,什么豆制品都不吃了。”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专家委员会成员、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科学技术部主任阮光锋也表达同样观点。

疫情之下,怎样更安全地选购豆制品呢?阮光锋建议,购买豆制品一定要去正规渠道。购买时要注意是否过期、是否有异味等,“尤其一些发酵豆制品,例如豆乳、豆豉等,天气炎热,是肉毒杆菌食物中毒高发期,购买时一定要注意。”此外,近期尽量不生吃豆腐、豆皮等豆制品,最好加热熟制之后食用。

新京报记者欧阳晓娟

相关阅读:
玉珍育儿记 北京:高校毕业年级行李打包 须考虑学生诉求“一人一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