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探访北京地坛医院:收治近日所有新增确诊者 设220张床位

原标题:探访地坛医院:收治近日所有新增确诊者设220张床位

新京报讯(记者戴轩)6月16日清晨,按照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的统一部署,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援北京地坛医院医疗队出征,此前支援地坛医院的医疗队员,刚返院不久就再次出征。今天,19家市属医院、100名医务人员先后前往地坛医院开展支援。记者了解到,近日北京新增病例全部在地坛医院接受治疗,以轻型、普通型为主,该院已开设220张床位,且有增至400张的准备。

北京宣武医院援地坛医疗队今日出发。图/宣武医院

北京宣武医院援地坛医疗队今日出发。图/宣武医院

100名医务人员驰援地坛医院

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党委书记、主任潘苏彦介绍,6月15日,为加强对新冠肺炎患者救治工作,市医院管理中心从19家市属医院,紧急组织抽调100名医务人员,前往地坛医院支援新冠肺炎集中救治工作。

19家市属医院是:友谊医院、同仁医院、朝阳医院、积水潭医院、天坛医院、安贞医院、世纪坛医院、宣武医院、清华长庚医院、中医医院、肿瘤医院、儿童医院、首都儿科研究所、妇产医院、口腔医院、胸科医院、安定医院、回龙观医院、老年医院。

抽调的100名医务人员中,医生24名、护士62名、检验人员8名、放射人员6名。6月16日,为了加强救治力量,市医院管理中心又特地选派1名有丰富实践经验、驰援武汉3个多月的重症专家、宣武医院的姜丽,和地坛医院重症团队一起,进一步提高治愈率。

 6月16日,北京地坛医院病区内,医务人员正在工作。新京报记者陶冉摄

6月16日,北京地坛医院病区内,医务人员正在工作。新京报记者陶冉摄

地坛医院:第一批220张床可能再增180张床

北京地坛医院副院长吴国安介绍,上周四,北京地坛医院收治了第1例患者,周五,又收治6例患者,从周末开始,基本以每天一个病区收容的速度在增加,目前,所有病例都收治在地坛医院。

此前,北京疫情响应级别下调到三级,上一波疫情接近尾声。地坛医院只留了两个病区,其中一个收治一位患者;另一个病区做筛查工作。现在扩充了7个病区,住进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疑似病例、少量筛查等候病例。“之前病区只有12名医生了,我们门诊量几乎恢复了2/3,人手很紧张,周六的时候,紧急向各个科室调人12名进行支援。”吴国安表示,地坛医院下一步做了第二批床位调整的安排。第一批准备了220张床,第二批有扩展到400张床的准备。6月15日下午,医院向医管中心申请人力支持,16日已经到位,在经过一天的熟悉环境、培训后,17日就能开展工作。

“管理上我们突出三个‘严’。以发热门诊为主,其他门诊、急诊、病房,严密排查,争取每一个可疑的患者都留下,不让一个确诊者去到社会上;严防院感;严密关注现有病人的病情,希望不要发展为重症,如果有发展趋势,用行内比较固定的标准及早识别,给予医疗上的干预和照顾。”吴国安说。

[现场]

援鄂医疗队队员再援地坛

6月16日清晨,按照北京市医管中心的统一部署,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援北京地坛医疗队出征。

据宣武医院方面介绍,6月15日下午,医院接到组队通知,之后迅速组建了涵盖医疗、护理、放射及检验多个专业的医疗队,包括血液科兰晓曦、呼吸科王洪振、神经外科李继铎、综合科尚婷、放射科禹煊、检验科陈典典共6人,兰晓曦任队长,王洪振任副队长兼任护理组长。其中,王洪振是此前支援地坛的医疗队队员,刚返院不久就再次出征。

早在6月11日,宣武医院已确诊并报告1名新增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拉响了北京市继续加强疫情防控的警报。

清华长庚医院派出7人支援地坛医院。其中,6人为曾赴外支援的护理人员,1名为一直奋战在医院大本营、支援过发热门诊的心脏内科医师。支援武汉医疗队队员姚洁林担任此行带队队长。

接到通知时,当晚要上大夜班的姚洁林正在家中补觉,“有过支援武汉的战斗经历,心情上比上次支援更轻松些。但身上的担子更重了,要为所有的队员负责。”姚洁林说。此次支援,她依然没有和家人说,“这次就在北京,就在自己家门口,换了一个地方工作。”一同支援武汉的战友刘淑珍为姚洁林送行时说:“心情很复杂,送战友的心情,还不如自己去,不能替她承担这一份辛苦。”

李伟丽、张晓晶两名护士此前就一直支援地坛医院,5月21日解除隔离观察返院,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整,刚回到岗位上了3次班,就再次紧急出征了。虽然是第一次赴外支援,但心脏内科李锟医师说:“不紧张,也不轻松。在哪都踏踏实实、安安心心做好自己的工作。”

新京报记者戴轩摄影记者陶冉

相关阅读:
记者探访地坛医院隔离病区,病房内部画面公开 “不仅是对自己负责,更是对家庭、对社区、对社会负责”——北京核酸检测采样点探访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