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上海曾从浙江引进21头种獐,13年繁衍了多少子孙,都在哪里耍?

原标题:上海曾从浙江引进21头种獐,13年繁衍了多少子孙,都在哪里耍?

上海曾从浙江引进21头种獐,13年繁衍了多少子孙,都在哪里耍?

5月至7月正是獐的繁殖期,浦东新区的华夏公园内,数十只獐或走或卧,有的正悠闲地吃着草。“人与动物是好朋友。”都市里的这一景让人大代表颇为感慨。这是今天下午上海市人大常委会《野生动物保护法》执法检查中的其中一站。

獐又称牙獐、土麝、香獐、河麂,是一种小型鹿科动物。在我国曾广泛分布于长江中下游沿岸,属国家二级保护物种。在《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中,獐被列为易危物种(V),上海及其附近地区在历史上是獐的分布地之一,但由于长期的自然环境变化,特别是人为开发利用活动的影响,20世纪初该物种在上海地区绝迹。

那么,华夏公园的这些獐来自哪里呢?工作人员介绍,近年来,人们越来越关注城市的生物多样性与城市健康之间的关系,国内外的大型城市都不断探索城市生态修复的有效手段,其中本土物种的回归与复壮是一种重要手段。为了让这些小精灵重新“回家”。2007年,上海从浙江舟山獐养殖场引进种獐21头至浦东新区华夏公园,通过十余年的圈养繁殖,扩大建立了最多达100余只的圈养种群,成为上海市重引入项目的重点种源繁殖基地。

獐的獠牙会动,在吃东西的时候,他们的獠牙会倒下来,免得吃的时候碰坏,“但是进入战斗状态,獠牙就会嗖的一下立起来,看到獠牙直立的獐,你就知道他们已经做好战头的准备了”,工作人员说,但是獐遇到敌害的时候,就是一个大写的怂,他们较为依靠隐蔽来躲开危险,比如未成年的獐遇到危险能够一动不动站上一小时,獐的獠牙,强于内斗,不善御敌。而能够捕猎獐的肉食动物,例如狼、豺狼、豹、虎、人,战斗力都能碾压獐,反戈一击也止于兔子急了也咬人的程度,实在躲不了,獐会弓着背蹦跳着跑。

记者了解到,自21头种獐引入上海后,浦东新区政府、区环保局、区科委、区林业站和华东师范大学开展了浦东新区獐的重引入试点种群的建立科研项目,并在原有研究基础上陆续开展了獐的食性、代谢量、林地环境容纳量、环境影响评价、警戒行为模式研究,并将华夏公园繁殖的健康后代输送给滨江森林公园、松江浦南林地、新浜林地、南汇东滩野生动物禁猎区和崇明明珠湖进行野化和野放。

上海曾从浙江引进21头种獐,13年繁衍了多少子孙,都在哪里耍?

2009年,松江浦南林地从华夏运至松江浦南20只。2016年1月,华夏与浦南进行了个体交换,华夏至浦南21只,浦南至华夏5只。2009年11月,滨江森林公园从华夏公园运送滨江森林公园12只獐。2010年1月,从华夏补充个体2只。滨江森林公园是完全野放的环境,随后的几年里种群维持在30只左右,近两年出现下降,现存种群数量约十只。

2011年,浦东南汇东滩从华夏公园筛选雄性6只野放于南汇东滩,从浦南林地筛选10只运往南汇进行野放。随后在南汇东滩进行了无线电和GPS的跟踪,得到了獐宝贵的扩散和家域数据,并利用红外相机、游客调查等手段,直到2020年5月监测到了獐。

2015年12月,崇明明珠湖公园从华夏公园引入25只獐。同时,明珠湖也从浦南林地、舟山引入部分个体。明珠湖公园现存种群数量约3只。

2016年4月,上海野生动物园分两批共向上海野生动物园输送獐35只。2018年,上海动物园从华夏筛选幼獐 8只雌性,另外从浦南林地补充幼獐11只。来自华夏公园的8只幼獐全部成活,2019年繁殖了4只,2020年已经繁殖了8只。

基地负责人表示,近年来,随着华夏公园内獐种群数量增加,导致獐个体活动空间缩小,随之出现一系列的问题,例如园内草皮啃食严重,个体体型偏小、初生獐死亡率升高等。因此,对华夏公园圈养环境进行评估,并对獐园的基础环境进行了较大的改造,根据獐的习性设置了坡地,种植了大面积的草皮,在园区内引种了10多种乡土树种,改造后的獐园面积约5400平方米,养殖有成年獐70头,园区内设置了监护室,圈舍,配置了投料点、饮水等设施,满足了獐的日常生活、繁育需求。

上海曾从浙江引进21头种獐,13年繁衍了多少子孙,都在哪里耍?

作为华夏公园内重要的自然科普教育基地,獐园受到了市民的喜爱,是市民在公园游览时必到的景点,越来越多的市民了解并喜欢上了这个美丽的小精灵。座谈会上,李韶平等市人大代表表示,这些可爱的小精灵为城市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建议结合国家保护名录以及上海的城市特点,在保护野生动物做进一步的详细的工作。同时在执法中加大各部门之间的联动合作。

栏目主编:张骏

文字编辑:王海燕

题图来源:王海燕摄

相关阅读:
彻查“汉奸考题”!香港考评局月底前需交“检讨” 银税互动深化:北京税务再签五家银行 去年超两万户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