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全国97.8%的法院支持网上立案,一半以上法院支持网上开庭

原标题:全国97.8%的法院支持网上立案,一半以上法院支持网上开庭

全国97.8%的法院支持网上立案,一半以上法院支持网上开庭

中国法院围绕智慧审判、智慧执行、智慧服务、智慧管理的智慧法院体系基本建成,走出了一条法院信息化的中国道路。今日上午发布的《中国法院信息化发展报告(2020)》显示,2019年,全国97.8%的法院支持网上立案,其中高级法院的实现比例首次达到100%。网上立案的一审民商事和一审行政案件共有5149570件,占一审民商事和一审行政案件受理总数的33.2%。全国法院庭审直播次数大幅度提升,达到3903771次,直播率33.2%,比上年提高17.4%。

最高人民法院的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支持网上开庭的法院共有2018家,占法院总数的58.2%,包括23家高级法院、257家中级法院和1738家基层法院。

值得注意的是,全国去年共有3202家法院使用过“总对总网络”进行查控,占法院总数的92.3%。全国法院共使用最高法院总对总网络查控案件14130117件,平均每家法院4413件。

另外,全国共有2320家法院支持网上证据交换,占法院总数的66.9%,其中29家高级法院实现了该功能。全国法院审判流程信息公开率达到99.5%,有3361家法院公开了终本案件信息,所有高级法院均已公开终本案件信息,中级法院和基层法院公开的比例分别达到98.8%和96.6%。当事人通过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共联系法官73203次,是2018年的46.7倍。其中,法官及时回复62342次,回复率为85.2%,均显著高于2018年。

智慧法院建设使法院执行办案自动化、智能化。2019年,执行办案系统实现了关键流程节点数据自动回填功能,实现了办案流程全程在线、全程留痕、全方位多层次监控,实现了案件节点可视化、标准化监管,实现了流程节点自动预警等功能。如上海法院基本实现了全案信息自动回填、全案文书自动生成、执行过程自动公开、网络查询自动发起、当事人自动关联、执行线索自动推送、终本案件智能核查等功能。

智慧法院建设还能有效服务社会治理。各级法院深入挖掘司法大数据价值,坚持以服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目标,以常态化监控预警和有效辅助科学决策为核心,建立健全司法综合指数体系,研究发现司法活动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关联,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科学参考。除了直接以司法大数据的形式服务社会治理之外,法院信息化对社会的贡献还以间接改善营商环境等方式呈现。2019年世界银行发布的《2020年营商环境报告》中,中国的全球营商便利度排名再次大幅提升,中国司法做出了突出贡献,如在世行评价中国“办理破产”方面,中国法院因信息技术改进而大幅提升了破产案件效率和透明度,获得好评。

《法院信息化蓝皮书》指出,法院信息化建设应继续加大力度推进深度应用,稳步提升办案办公智能化水平,打破数据壁垒加强大数据应用,妥善处理线上线下关系,更新制度以解信息化掣肘,充分评估和严格控制技术风险,提升国际影响、打造中国智慧法院品牌。

发布会暨“2020年中国法院信息化研讨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主办。

栏目主编:樊江洪

文字编辑:樊江洪

题图来源:图编制作

图片编辑:苏唯

相关阅读:
北京新版野生动物保护条例6月1日施行 明确规定实行全域全年禁猎 曾为香港暴徒撑腰的政客 面对美国暴乱开始双标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