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随州:加强监督检查让公益岗位真正惠及贫困户
来源:湖北省纪委监委网站
“本来以为要失业了,没想到在家门口就业了!”5月27日,在随州市曾都区洛阳镇黄金堂村,2组贫困户黄家法感叹道。
51岁的黄家法多种疾病缠身,不能干重体力活。之前他和妻儿都在北京打工,今年初受疫情影响,他和妻子滞留在村里。多年不在家里,也没有发展产业,接下来的生活怎么办?就在他发愁的时候,村里帮他和妻子通过公益性岗位解决了就业问题。
“两个人在家门口上班,每个月用几天时间把承包的4公里路段的保洁工作做好,就能一年增收4000多元。闲时在附近打打零工,增加收入。”黄家法说,自己身体不好,年纪也大了,在家里更方便舒心。
黄家法能够摆脱困境得益于该市纪委监委派驻市政府机关纪检监察组近日督促市扶贫办对各镇村贫困劳动力进行的一次精准摸排。监督助力贫困劳动力就近就业、恢复生产生活秩序,是该市纪委监委结合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要求,加强对“六稳六保”任务落实情况监督的举措之一。
“今年受疫情影响,我们村有13名贫困户外出务工受到了影响。就业问题不解决,就有返贫的风险。”黄金堂村支部书记郭远红介绍,疫情期间村里及时对不能出去务工的人员进行了摸排,第一时间掌握了动态。
根据上级文件精神,黄金堂村拿出近20万的光伏发电收入,在原有保洁员岗位的基础上,新开发了绿化员、防火巡查员、护路员、护河员、治安巡逻员、疫情防控员六种岗位,岗位数在之前的基础上翻了一番,达到61个,优先兜底安置“无法离乡、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员就近就业增收,确保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
如何保证公益性岗位让贫困户受益?该市曾都区纪委监委要求各乡镇纪委要切实履行好监督职责,严防出现克扣、截留补贴资金等问题,确保扶贫岗位真正落“户”,扶贫资金真正送到贫困户手中,同时督促村务监督委员会、村级纪检委员(监察信息员)发挥监督“前哨”作用,加大公益性岗位人员上岗监管,不定期、随机开展扶贫岗位和公益性岗位抽查,及时发现借用扶贫岗位和公益性岗位之名变相发放补贴、“优亲厚友”“人情安置”、虚报冒领、骗取公益性岗补贴等问题线索,确保公益性岗位真正公益为民。
该市村级纪检委员(监察信息员)积极发挥贴身监督作用,成为脱贫攻坚一线的监督员。“村里通过‘四议两公开’的程序确定公益性岗位人员后立即在村务公开栏中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同时坚持每个月对公益性岗位工作人员进行监督检查,根据他工作的完成情况发放岗位工资。”村纪检委员刘晓慧说,为了方便监督,她将自己的名字和联系方式也张贴在村里公告栏上。
“让有劳动力的贫困户积极参入公益性岗位,不仅增加了贫困户的收入、还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还可以推动村级事务发展,是一举多得的好事。”郭远红表示,目前村里通过吸引能人回乡,发展了水果种植、稻虾养殖等产业,不断壮大集体经济,也将带动越来越多贫困户在家门口就业增收致富。
据悉,截至目前该市已开发设置公益岗位12250个,每村设置贫困劳动力公益岗位达10个以上,占全市贫困劳动力务工总量的22.8%,已利用全市光伏发电收益支付劳务工资达1300余万元,有效防止了贫困群众返贫风险。
“我们将继续加强对脱贫攻坚工作成效的监督检查,巩固脱贫成果,大力纠治就业扶贫工作中优亲厚友、弄虚作假和服务保障‘庸懒散’等问题,助力贫困劳动力稳定就业,确保‘六稳六保’政策落地落实。”该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