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呵护地摊经济,需要“合理容忍”的思维

原标题:呵护地摊经济,需要“合理容忍”的思维

6月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考察山东一处老旧小区时,再次称赞地摊经济、小店经济也是“中国的生机”的体现。此话颇为实在。

近期以来,国内外经济形势出现的不小压力,令改变思路、开拓出路变得更为紧迫。除了在“高精尖”领域集中投入资源、寻求突破外,放手民间智慧、启动民间力量的“化整为零”同样是一种不可轻忽的思路。地摊经济的跃然台上就可谓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毋庸讳言,地摊经济未必算是非常先进的生产力,在今时今日,小摊贩、小店主要像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练摊前辈”那样逐渐成长为大企业的难度也会大得多。然而,和三十多年前一样,地摊经济作为市场经济的底层“原始细胞”的本色没有改变,其仍然发挥着对“主流市场经济”的重要补充功能。

一是可以补充民生需求。地摊经济、小店经济以食品餐饮、日常消费品为主打方向,大部分老百姓对此类消费的需求重在方便性、多样化、廉价化。较之大企业,这本来就是小微从业者更适合发挥的领域。

二是能够促进就业。地摊经济、小店经济对技术水平的要求不高,总体数量却十分巨大,可以吸纳众多的劳动力,包括年龄较大、知识和技能水平较低、无法全日制工作等各种竞争力较弱的劳动者。这些“小饭碗”聚沙成塔,既能解决海量人口的生计,也对社会稳定至关重要。

三是有助于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化。地摊曾是我国改革开放历程中的市场化训练场。摊主及其雇工或许原初是迫于生计,但在这个过程中必然需要通过练习来掌握定价、进货、营销、售后等一系列市场化技能。其中不少人因此成功走向了业态升级壮大之路,而更多的人包括消费者也由此对市场交易有了更深入的感性认识,包括讨价还价的谈判技巧等。这种直接交易的实践和意识是大企业所不能提供的。

强调地摊经济的这些优点,关键是在于期待政府部门对它们的容忍。地摊经济的起伏,本身受市场规律支配,如果阳光和水分合适,它们就自然会顺应环境出现和成长,对它们不一定要刻意扶拔,更无需被引领做大做强。但政府部门对这种“蚂蚁经济”要秉持“放管服”的意识,将之视为优化营商环境的组成部分,正视地摊经济的作用,合理容忍其不足。

具体而言,一是合理容忍地摊经济对公共空间的占用。近年来,很多城市通过城管的强制力对地摊经济采取了严格的打击措施。宽敞整洁的道路被抬到了更高的价值位阶上,这其实已经引发了诸多批评。在当前疫情持续、不提倡室内聚集的特殊背景下,马路市场被明确排除出了文明城市测评的考核内容,可谓是一次政策思路转换的契机。地摊经济的占道固然不是无限制的,如不应明显妨碍道路交通、不应严重干扰周边居民作息,但对城市公园、广场、办公楼前空地等“形象高端”的开阔地带,恰恰应充分允许摊贩根据市场需求,自主布点。

二是避免各种行政检查对地摊经济、小店经济的过度压抑。地摊经济固然不是法外之地,但其本身规模小,即便存在不规范之处,造成的危害也有限。过度的监管检查不仅会压抑地摊经济的生命力,甚至其本身实施的行政成本也可能会超过监管收益。在对小微经济进行收入核查和税费征管时,与其精确地核查以避免税费“流失”,亦不如容忍不精确的核查,允许“放水养鱼”。

三是容忍地摊经济在底线之上的质价均衡。当下地摊经济的回归,一是源于此前城管部门的过度管制放松后的合理反弹,二是部分人消费能力、消费方式变化导致的需求重新定位。在坚守不得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欺诈销售,不得危害人身健康的底线之上,监管部门也应当容忍地摊经济作为一种补充性的、相对低端的经济业态中形成的市场化的质量和价格均衡,而不必强行抬高其“服务水准”。正如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的经验表明,合理呵护地摊经济,促进民众的自行交易,才是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稳定步伐所在。

□缪因知(学者)编辑陈莉校对李铭

相关阅读:
李兰娟:武汉全员核酸检测在全世界都是罕见的大事 重庆歌乐山发现侏罗纪卡岩塔足迹,“制迹者”或为中国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