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6亿人月收入仅1000元,也是对社会的一种“喊话”
我们都需要对中国的现状有更准确的认知,从而减少一些盲目乐观和浮躁,减少一些自大和撕裂。各级政府更应该和民意形成良性互动,共同聚焦于解决现实问题,造福民生,而不是“扬起尘土迷了后人的路”。
5月28日下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闭幕后,总理记者会举行。会上的一段话,在网络上引发了普遍的讨论:
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我们人均年收入是3万元人民币,但是有6亿人每个月的收入也就1000元,1000元在一个中等城市可能租房都困难,现在又碰到疫情,疫情过后民生为要。
“6亿人月收入也就1000元”,这个数字让很多人感到有些不可思议,也因为这个数字,让很多平时不容易被听见的声音、不容易被看见的群体,增加了能见度。
我们还是发展中国家,这不是一句客套话。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按全国居民五等份收入分组,低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7380元。全国居民五等份收入分组是指将所有调查户按人均收入水平从高到低顺序排列,平均分为五个等份,处于最高20%的收入群体为高收入组,依此类推依次为中间偏上收入组、中间收入组、中间偏下收入组、低收入组。低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每月约600元,占总数的20%。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在大城市之外、在所谓的“中产”之外,还有大量群体尽管已经摆脱了绝对贫困,但收入状况和整体家庭生活条件,还不容乐观。
这段话,很清醒地释放了一个信号:国家高层对于中国当下的情况,有着实事求是的现实认知,也正在努力用各种政策组合,推动解决这些问题。比如特殊时期会推出特殊政策“放水养鱼”;要为企业纾困和激发市场活力,要保证政策资金直达地方、直达基层、直达民生;要救助失业人员并帮助他们就业等。
正视低收入群体的存在,正视当下的各种困难,才是提升和转变的希望所在。随着这些年经济的发展,我们的整体生活水平确实有了很大提高,也形成了一定量的“中产”。这部分群体往往是网络上的活跃用户。他们普遍活跃,就容易造成一种“错觉”,容易对现实形成一定的遮蔽效应,让人误以为他们的生活就是中国大多数群体的生活现状。现实显然并非如此,尤其是在今年疫情之后。
中国用非常坚决的方式,迅速控制了疫情,取得世所瞩目的成就。可是在为之赞叹的同时,也要清醒看到疫情带来的一系列影响。用积极的政策调整,来尽可能消解疫情造成的对困难群体的冲击,特别是那些生存艰难的中小企业、暂时找不到工作的打工者,帮他们顺利渡过难关,是政府的责任、是社会的期待。
就此而言,在记者会这样重要的场合,这组数据就显得尤为可贵。不仅是在表明,中央政府对现实问题有着清醒态度,传达了直面问题的信心,同时也是对社会的一种“喊话”:我们都需要对中国的现状有更准确的认知,从而减少一些盲目乐观和浮躁,减少一些自大和撕裂。各级政府更应该和民意形成良性互动,共同聚焦于解决现实问题,造福民生,而不是“扬起尘土迷了后人的路”。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敬一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