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世界肠道健康日丨肠道中的这块肉,是去还是留?

原标题:世界肠道健康日丨肠道中的这块肉,是去还是留?

世界肠道健康日丨肠道中的这块肉,是去还是留?

资料图片

不少人在体检时查出肠息肉后十分困惑:要不要切掉?对人体危害吗?会不会发展成肠癌?5月29日是世界肠道健康日,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肛肠科主任医师贾小强提醒,肠息肉是消化系统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与肠癌的发生关系密切,发病原因尚不明确。

肠息肉与哪些因素有关?

贾小强:凡是从肠黏膜表面突入肠腔的隆起性病变,在未确定病理性质之前统称为肠息肉,可能与生活习惯、长期腹泻、长期便秘、炎性肠病及遗传等因素相关。肠息肉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大便带血、便秘、腹泻、腹痛、大便性状和习惯改变等,通常来说,较小的肠息肉一般没有症状。

如何判断肠息肉的类型?

贾小强:肠息肉按病理学分类包括肿瘤性息肉和非肿瘤性息肉。炎症性息肉、增生性息肉、错构瘤性息肉等属于非肿瘤性息肉,一般不会癌变;腺瘤性息肉则有一定的癌变几率,属于肿瘤性息肉。检出息肉和确定其病变性质的最有效措施是定期进行全结肠镜(包括病理)检查并在肠镜下进行干预治疗。

什么样的肠息肉易癌变?

贾小强:息肉发生癌变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如息肉的大小、类型、形态、数目、部位、上皮间变程度、年龄以及地区和种族等。息肉越大,癌变率越高;肿瘤性息肉容易癌变,腺瘤性息肉癌变率高,其中管状腺瘤的癌变率为1%-5%;无蒂息肉、菜花状的息肉易癌变;息肉数量越多,越容易癌变。

日常生活中该如何预防?

贾小强:在预防肠息肉方面,首先要管住嘴、迈开腿。此外,对有家族史的人群应尽早进行筛查等,我国的指南建议50岁的无症状人群开始做肠镜检查,医生更建议人们从40岁开始检查,早预防、早检查、早治疗,及时进行肠镜检查,就能有效阻断肠息肉转化为肠癌。

新京报记者张兆慧

校对何燕

莫让扫码测温成鸡肋 “带病提拔”27年的姜国文被公诉:为他人在职务晋升上谋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