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为推动昆明高质量发展献良策

原标题:为推动昆明高质量发展献良策

5月17日,为期3天的昆明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胜利闭幕。特殊时期召开的大会,虽然压缩了会期,但代表们仍不负全市人民的重托和期望,凝心聚力开好会,共同聚焦全市改革发展大局,认真审议大会的各项报告,为高质量推进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积极履职,主动作为。在大会期间,提出了一大批将推动全市经济社会继续保持平稳健康发展,促进民生改善的高质量建议。

■协调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

当前,寻甸县、禄劝县和东川区都摘掉了国家级贫困县的“帽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优先任务,巩固提升脱贫成果,需增强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融合推进的意识,应以“防返贫、防新贫、稳脱贫、稳增收”为重点,深化健全脱贫长效机制。为此,寸亚玲代表向大会提交了“关于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协调发展推进的建议”。寸亚玲在建议中提出,昆明市要做好顶层设计,谋划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衔接。要健全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全面实施动态监测和动态帮扶,防止因大病返贫和新增贫困人口。要培育扶持集体经济强村工程项目,使贫困户不外出打工就能够增收脱贫。同时,做好前期实地调查研究工作,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不搞破坏性大拆大建,注意保护传统文化建筑。

■发挥高校资源优势推动昆明打造区域性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如何加快推进昆明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区域性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应是其中重要的内容。目前,昆明正围绕信息及芯片、高原特色农业、生物医药等领域打造科技(产业)创新研发中心。”袁锐波、寸亚玲、吴伟等代表向大会提交了“关于发挥昆明理工大学资源优势推动昆明市打造区域性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议”。在建议中,代表们提出,昆明理工大学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结合,行业特色、区域特色鲜明,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其学科科研领域与昆明市重点产业方向高度吻合,可为全市产业经济发展提供良好支撑。昆明理工大学呈贡校区比邻呈贡信息产业园,建议政府能与学校合作,充分发挥高校的学科、科研平台优势,依托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建设,建设科创园,推动昆明科技创新发展,让高校积极融入昆明呈贡区发展格局,助力打造“云上云”双创小镇品牌。

■加大昆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力度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条件,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的保障。为促进和保护昆明的生物多样性,和兰娣代表向大会提交了“关于加大昆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力度的建议”。建议中和兰娣提到,昆明是云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随着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及城区面积不断扩张,生态系统的面积、结构、功能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尤其是以滇池为核心的昆明市水域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退化严重。与此同时,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等问题也日益凸显。

当前,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对划分生态红线、保障生态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同时,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计划在昆明举办,这对昆明而言是向全世界展示昆明形象、扩大国际影响力的难得机遇,昆明应借此机会加大昆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力度,进一步提升昆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质量。为此,建议加大昆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宣传力度,摸清昆明市生物物种名录,并建立昆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机制体制。应制定昆明市及县区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或实施方案,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考核机制等,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体现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工作。

■加快充电桩建设破解新能源产业发展“最后一公里”难题

云南提出打造“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三张牌的战略部署,为本省跨越式发展注入绿色新动能。近日,昆明出台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积极推进“电动昆明”建设,出台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及推广应用“三年行动计划”,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带来巨大机遇。王彦彦代表在向大会提交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昆明充电桩建设、推进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改进建议”中指出,新能源汽车充电站作为新型基础设施七大领域之一,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数据显示,到去年底,全市已累计建成充电站213座,充电桩12630余个,换电站8座。公共充电桩与电动汽车比例为1∶5,超过国家《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年》提出的发展目标。按计划,今年,昆明将大力推进新能源汽车配套设施建设,提升新能源汽车充电保障能力,年内全市预计建成80座新能源汽车充电站、2400个充电桩、2座换电站。现全市已新增2座新能源汽车公共充电站。

王彦彦认为,在政策引导和市场驱动下,昆明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取得显著成绩。但在具体充电应用方面还有许多提升空间,建议政府及相关部门制定明确的政策、条规,使充电桩安装有章可循。加强充电桩建设的统一规划,改变奖补方式,有效提升运营质量。进一步加大智慧城市的“电动昆明”建设,积极落实高质量发展规划,用改革创新的方式推动新一轮基础设施建设,在补齐公路、轨道交通等传统基建短板基础上,大力发展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智能充电网等新基建,为昆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提供更坚实、便利的条件,提升长期竞争力,破解新能源汽车使用的“最后一公里”难题。

■加快创建“世界美食之都”

美食文化是全人类的共同文化,昆明作为滇菜发源地和聚集地,昆明餐饮是独特的、极具吸引力的。对此,李勤代表向大会提交了“关于申报‘世界美食之都’的建议”。李勤认为,昆明四季如春的宜人气候,丰饶的自然资源,琳琅满目的生态烹饪食材,绿色、新鲜、有特点,造就了昆明餐饮具备了既绿色生态、做法丰富、口味独特多变,又中西交汇、汇通全国、民族交融的鲜明特色,形成了“春尝花、夏食菌、秋品果、冬吃菜”,“吃菌、吃花、吃虫、吃药膳、吃果蔬,品陈香普洱、品花香之饮、品民族风情”的“五吃三品”饮食文化。昆明市应加快“世界美食之都”创建,让美食成为世界了解昆明的重要窗口、传播昆明城市国际形象的重要载体,及打造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国内重要旅游集散地的重要资源;让美食产业成为推动昆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和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的重要平台。

李勤认为,“世界美食之都”的创建将对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效、扩大城市就业、提升宜居水平、增进人民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增强昆明国际影响力和吸引力具有重要意义。政府应将“申美”工作提上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加强对“申美”工作的研究,做细做实“申美”工作。强化政策引领,创新发展,支持餐饮业发展壮大。要依托昆明独特的历史文化和旅游资源,创新发展模式,优化行业布局,建好传统小吃街区、少数民族美食街区、老字号美食街区、休闲食品旅游街区、烧烤夜市街区等美食街区,实现旅游餐饮服务从快餐式旅游向深度体验品尝旅游转变。加大对餐饮龙头企业在品牌开发、菜品研发和技艺研究保护传承等方面扶持力度,构建名菜、名店、名师、名节、名街滇菜“五名”品牌体系,推动全市餐饮业品牌化、标准化、规模化发展。通过加大对老字号餐饮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讲好特色滇菜餐饮品牌故事,加强特色保护,提升美食文化内涵,加强宣传,借势推动全市餐饮业发展。

■发展智慧医疗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信息化时代,加快健康医疗信息化建设将成为“为民惠民”的有力举措。蔺瑾代表在向大会提交的“关于发展智慧医疗,提升我市医疗服务水平的建议”中提出,没有全民的健康就没有全民的小康。昆明市在健康中国战略的指引下,在“为民惠民”发展理念的贯彻中,对加快健康医疗信息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环境进行了明确的规划和要求。但当前,昆明各医院的智慧化升级仍然处于初级阶段,且目前我市医疗服务仍存在患者护理服务不完善、医院导诊服务不细致、医疗设备管理不智能、医疗实验室管理简单、医疗废弃物无法溯源等问题。

为进一步发展智慧医疗,提升我市医疗服务水平,全面推进健康昆明建设,蔺瑾建议,推动医院对智慧化各项功能的研究及落地,应针对技术难点寻找到最优的解决方案,逐步探索出医院智慧化管理的最佳技术手段、实践方法和应用模式,增强医院竞争力与创新力。可根据不同医院特点选择智慧医疗功能模块,进行有选择性的、个性化的应用,这样既能适应医院的特点,又能充分获得智慧化的效益。同时,积极探索智慧医疗服务新模式,强化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不断提升区域、医院信息化水平,积极探索基于“互联网+健康医疗”的服务模式,实现远程医疗,让互联网“多跑路”、群众医疗“少跑路”,进而改善患者的就医感受。应倡导建立医院智慧化管理联盟,加快推进建设跨区域、多部门协同、网络化管理的智慧医疗联盟,实现医疗资源整合利用,聚集和培养优秀科技人才。积极推动行业标准升级等工作,加快医院智慧化标准的制定、修订。筹建智慧医疗业发展基金,继续深化我市网上医院、分级诊疗、健康管理、医药联动、医疗健康大数据应用等医疗生态体系的建设,进一步提升我市医疗服务水平,使医改红利惠及于民。

本次大会期间,大会秘书处还收到由西山区代表团李增代表领衔西山区代表团共13名代表联名提出的《关于昆明市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的议案》;禄劝县代表团张光文代表领衔禄劝县代表团共22名代表联名提出的《关于推进昆明市国家森林乡村创建的议案》等10件代表10人以上联名提出的议事原案,以及“关于给予小微企业个体商户减免租金,降低经营成本,共克时艰的建议”“关于解决共享单车管理乱象的建议”“关于对昆明市城区道路交通信号灯及交通标识进行优化设置的建议”“关于加强昆明市建设智慧城市人才引进的建议”等310件代表提出的建议、批评和意见,这些建议涉及财政经济、城市建设与环境资源、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农业农村、社会建设等各方各面,每件建议都汇聚着民意、凝聚着民心,都将为高质量推进昆明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促进民生福祉的改善起到积极作用。(昆明日报记者杜仲莹)

相关阅读:
优化技能人才成长环境 促进高等教育均衡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