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东莞全面健全村(社区)警务运行机制 与民共建平安社区

原标题:东莞全面健全村(社区)警务运行机制与民共建平安社区

东莞全面健全村(社区)警务运行机制 与民共建平安社区

▲石排镇赤坎社区民警在学生接送站开展护学行动市公安局供图

5月19日凌晨1点,在经过长达4个多小时的协调劝说,东莞南城宏图警务室辖区内一起纠纷终于得到了解决。双方相互谅解、归于平和,民警张富庆也安心地下班。

2019年11月,东莞警方树立大抓基层、大抓基础的鲜明导向,部署以“社区警务”为支点,打造一支沉得下、扎得深、做得实的专职化社区民警队伍,全面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像张富庆一样,全市有700多名社区民警扎根社区、贴近群众,打造符合东莞实际的社区警务新模式。

社区民警扎进社区,串起千家万户

对于从警20多年的张富庆来说,之前的工作以打击违法犯罪为主。自从去年11月东莞市公安局部署进一步健全完善社区警务运作机制后,张富庆离开了熟悉的岗位,虽然有点依依不舍,但他明白,打击往往是被动的,防患于未然更加重要。

按照东莞市公安局制定实施的方案,全市每个社区(村)都设置一个社区警务室,并按警务室辖区治安要素配置专职社区民警和社区警务助理、社区辅警。东莞社区民警必须是“政治过硬、责任心强、有志于扎根社区(村)、善于做群众工作”,而且不参与派出所通宵值班,不承担具体办案任务,专门耕好自己的“责任田”。

“东莞市实有人口已经突破1000万,户籍人口还不到300万,人口倒挂严重,属于典型的‘陌生人社会’。”东莞市公安局治安巡警支队政委赵寅表示,专职化后的社区民警,就好比一根根小小的缝衣针,不但要真正扎进村(社区),而且要和村(社区)干部一起密密缝,走遍角角落落,串起千家万户,共同织就基层社会治理新画卷。

社区民警融入社区,夯实基层基础

社区民警不仅是工作在社区,更重要的是真正融入社区。东莞社区民警不但有明晰的职责任务,而且还兼任社区(村)党工委副书记。这个兼任不是挂名,东莞市委组织部和市公安局联合发文,明确了具体的职责要求和任免要求。意味着,角色定位的真正转变,社区民警要参与研讨、部署安排本村(社区)社会治安工作,分管治保会、指导治安联防组织建设,并驻点联系群众,广泛收集社情民意。这一转变在东莞市石排镇赤坎村的疫情防控工作中得到了充分体现。“我们村户籍人口1000多人,常住人口却高达9000多人,如果没有社区民警和我们一起战斗,社区防疫工作我们根本做不好。”赤坎村党工委书记叶林志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此次改革主要从规范警务室建设、社区民警专职化、规范社区民警及辅警力量配备、健全社区警务工作和管理闭环等多个方面施策,成体系地健全完善社区警务运作机制。以警务室建设为例,不单是按“一社区(村)一室”设置社区警务室,而且按照实有人口将社区警务室进行分类。辖区人口超过3万的是一类警务室,按辖区内居住在出租屋的实有人口数配备社区民警,每1万至1.5万人配备1名社区民警,且出租屋数达到1千栋及以上的需配备2名及以上的社区民警;配备2名以上社区民警的,还划分若干警格,确保“一格一警”。

记者梁盘生

相关阅读:
同舟共济再扬帆 齐心协力奔小康——住青委员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闭幕会侧记 住青全国政协委员认真履职尽责 大会期间共提交个人提案63件小组发言43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