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刘红宇委员建议:建设中国国际法律人才智库,应对国际新挑战

原标题:刘红宇委员建议:建设中国国际法律人才智库,应对国际新挑战

2020全国两会正在进行时,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金诚同达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刘红宇在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她带来了《关于建设中国国际法律人才智库积极应对国际战略挑战的提案》。

刘红宇表示,改革开放四十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一带一路”战略的不断推进,我国逐渐进入国际舞台中央。而聚光灯下不仅有鲜花和掌声,也有摩擦和纠纷,我国所面对的国际战略挑战也在不断增加。

“中国在外交谈判、政府合作、军事行动、领事保护、中国法域外适用等广大非经贸领域对于国际法律服务的需求也日益凸显,而这些领域需要的国际化法律人才要求更高,不仅专业要合格,政治更要过硬,这就导致相关领域的人才更加缺乏。”刘红宇说道。

尽管当前有关国家机关、行业协会为此成立了多个国际法律人才库,试图缓解“人才荒”。然而到目前为止,这些人才库的作用仍然有限,难以满足我国应对新形势下国际战略挑战的需求,因此建立科学有效的国际化法律人才发掘、培养体系,刻不容缓。为此,刘红宇提出以下建议:

一、整合我国各部门的人才资源,建立中国国际法律人才库,统一搜集入库人员信息、统一入库人员标准和信息采录要求,详细采录入库人才的实践经验、业务技能、研究方向、兴趣方向等相关信息,为之后建立国际法律人才挖掘和培养体系提供基础。

二、建立多层次的国际化法律人才培养机制,在中国国际法律人才库下设专家人才库、专业人才库和后备人才库三级子库,为选拔和培养不同层次的国际化法律人才提供具有成长性的优质平台。专家人才库对应业界知名专家、资深实务人士。专业人才库对应已经具有一定专业水平的专业人才,并作为专家人才库的人才储备。而后备人才库则尽可能地降低门槛,以发掘潜力人才、吸收潜力人才、将人才纳入到国家视野为目的,并作为专业人才库提供人才储备。

三、以全球视野对人才培养进行顶层设计,以发展眼光对人才培养进行前瞻性布局,国际化的法律人才队伍建设目标应当全面覆盖世界各国尤其是主要投资目的地国,为人才培养做好中长期战略规划。

四、国家应当有计划地以公派留学、学术交流、专项课题研究等方式派遣法律人才到世界各国学习、研究当地法律法规;鼓励律师事务所到海外、尤其是我国主要投资目的地国开办分所或者分支机构;推动海外中资机构向所在国长期派驻法务人员;探索在驻外使馆中设立法务参赞一职,以搜集整理所在国法律动态,代表国家联系和管理我国在所在国的国际化法律人才。

五、国家将上述法律人才纳入国际化法律人才库进行管理,通过这些人才的工作,为我国政府、企业、公民在所在国提供充分的法律支持和保障,也能促进国际交流,为中国法域外适用体系的建设发挥宣传和促进作用。

六、系统梳理国际法律人才队伍建设与法律学科教育、法律职业教育、法律职业资格制度、法律职业培训和终身法律继续教育等相关教育体系的契合点,推进政策联动衔接,从系统层面完善人才选拔和培养机制。

相关阅读:
海外聚焦民法典审议 民法典将直接影响中国14亿人生活 重磅!西安幼儿园开学时间确定